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全力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提前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州区实施“八个突出”,全面对接苏浙沪。
一是突出开拓创新,在思想观念上全面对接。重点学习苏浙沪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坚决破除小富即安的自满思想,牢固树立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和见贤思齐理念;学习苏浙沪永不停步的创新精神,坚决破除“老框框、老套路”的自我局限,牢固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习苏浙沪敢闯敢试的胆识胸襟,坚决破除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消极状态,牢固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敢为人先、勇于作为;学习苏浙沪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破除“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的漂浮作风,牢固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和作为意识;学习苏浙沪优质高效的政商环境,坚决破除怕事避事、为官不为的私心杂念,牢固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亲商氛围,依法尽责、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是突出服务管理,在体制机制上全面对接。查找短板,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服务企业“只说yes不说no”的经验做法。对不属于本部门的事项,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注重与苏浙沪各类规划无缝衔接,争取与苏浙沪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布局、城镇功能互补等方面开展规划共谋、合作共建。
三是突出转型升级,在产业发展上全面对接。着力培育发展与苏浙沪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与苏浙沪产业协调互补的发展格局。全力承接苏浙沪先进制造业转移。重点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加快发展合作共建园区。加强与苏浙沪高新区、高新企业对接,力争到2020年创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和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重点打造新材料、医药化工、碳酸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主动对接苏浙沪科技部门、中介机构、重点园区和企业,广泛开展合作。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宣州建设成为苏浙沪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与供应基地,打造“苏浙沪”的后厨房。
四是突出跨境商贸,在开放平台上全面对接。建立外贸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争取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场所零突破。鼓励企业参加境外展。支持企业自建海外运营中心、海外营销渠道或并购销售网络。引导外贸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推进卫浴出口基地转型升级,完善基地产业链和公共配套服务,提升该区卫浴产品品牌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外贸企业主体培育,积极孵化本土外贸企业,力争到2018年培育1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进出口企业集团。
五是突出全域共融,在生态文明上全面对接。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文化优势,以打造“苏浙沪后花园”、“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客厅”为目标,建立健全与苏浙沪等地跨区域的环境联合执法与保护机制。立足现有自然资源禀赋,全力打造皖南山区国际“田园”休闲慢生活体验区和华东养生休闲福地。致力建设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研学、健康”之旅。加大与无锡、高淳、丹阳等地的文旅深度合作,提升旅游营销效率和精准度。拓宽文化旅游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的培养平台。
六是突出科技金融,在创新要素上全面对接。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苏浙沪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重点与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加强金融要素对接。积极引进苏浙沪地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宣州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苏浙沪地区各类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文旅、生态、大健康等产业基金及互联网金融企业,谋划建设多种金融业态聚集的现代金融区块,吸引各类创投和股权投资企业落户。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接交流,推动企业与苏浙沪地区上市公司、大企业及投资机构合作,提高企业家上市及资本市场意识,拓展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
七是突出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上全面对接。立足打造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目标,积极对接苏浙沪公路、航道等跨界项目连网联通,逐步形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所有县乡级公路与国省干线的连接,将区域内农村道路网络延伸至每一个村(社区),实现村与村的快速通达。全力保障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宣州段)、商合杭铁路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镇江-宣城客运专线前期工作,加快宣州综合码头建设。积极服务芜宣机场连接线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通二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到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一小时通达沪宁杭合,二小时飞抵北深广,成为皖东南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区域。
八是突出规划管理,在城镇建设上全面对接。学习湖州市南浔区、安吉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做法。编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吸引苏浙沪各类资本到宣州区投资兴业。结合苏浙沪开发区建设经验,产城融合、产城一体,推进宣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北部新城。重点建设水阳、狸桥、孙埠、水东4个特色城镇,将水阳镇打造成为南京都市圈的后花园;将狸桥镇打造成苏浙沪先进制造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将水东镇打造成承接苏浙沪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目的地;将孙埠镇打造成城市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