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习身边好人]陈金海一家:用爱打开"生命之窗"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2-28 08:58


“上天给我关上一扇门,却为我留了一扇窗”,每当母亲师丰收为女儿陈雪雁的病情着急难过时,乐观的陈雪雁便用这句话来安慰母亲。

1990年出生的陈雪雁在26年前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经人介绍,被我市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村民陈金海、师丰收夫妇收养。虽然雪雁从小身体就不太好,但是陈金海、师丰收夫妇俩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不料,陈雪雁却在17岁那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断言,陈雪雁挨不过三个月。

值得欣慰的是,正如陈雪雁所说的那样,虽然上天给她关上了一扇门,但父亲陈金海、母亲师丰收、丈夫章伟,却用爱为她打开了一扇“生命之窗”。2015年,这个特殊家庭当选全国“最美家庭”,陈金海、师丰收、章伟三人当选“中国好人”。

亲情:养父养母25年如一日

不离不弃

从2007年左右开始,陈雪雁便开始出现严重的贫血,有时甚至会突然晕倒,经几家医院反复检查,确诊患上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陈金海夫妇,彻底治疗这一疾病的办法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可是光移植费用就要四五十万元,而且一旦出现排异反应,接下来的治疗费用更是一个无底洞。

陈金海、师丰收夫妇没有被困难吓倒,只要有一线希望,夫妇俩就绝不放弃。夫妇俩带着雪雁在省内外大大小小的医院求医问药,很快就将所有的积蓄花光了。有人劝他俩:“算了吧,为了一个抱养来的女儿,何苦呢?花那么多钱可病又治不好,你们老了可怎么办?”但夫妻俩从不动摇给雪雁看病的信念。

为了筹集给女儿看病的费用,父亲陈金海一边给附近烟叶种植户打零工,一边租了十几亩地种植水稻。母亲师丰收一边照顾雪雁,一边不停地奔走,争取政府和社会对女儿的救助。终于,在当地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陈金海、师丰收夫妇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捐款和帮助,夫妇俩也更加坚定了让陈雪雁康复的信心。

爱情:憨厚小伙为爱相守

无怨无悔

为让雪雁接受更好的治疗,母女俩去了上海。母亲师丰收在一家饭店里当洗菜工,懂事的雪雁当起了服务员,她们就这样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在上海的医院接受治疗,5平方米的租住屋里她们相依为命。这时,来自江西抚州,在同一家饭店打工的小伙子章伟走进了她们的生活。

1989年出生的章伟比雪雁大一岁,母亲早年去世,由奶奶一手带大,相似的经历使这对年轻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章伟也渐渐对雪雁萌生了爱意。

一天,章伟鼓起勇气向雪雁表白,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份表白不仅遭到了雪雁的拒绝,而且也遭到了雪雁母亲的强烈反对。师丰收明确告诉章伟,女儿生的不是普通的病,不想连累他。但母女俩的拒绝没有阻止章伟追求爱情的脚步,他一如既往地帮雪雁干活,围着雪雁嘘寒问暖。2010年7月13日,正在干活的雪雁突然昏迷。无奈之下,面容憔悴的师丰收抱着女儿悄然踏上了返乡路。得知消息的章伟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拿,就登上同一列火车,他央求师丰收:“阿姨,带上我吧,我愿意照顾雪雁。”就这样,两个人出门看病,变成了三个人一起回家。

为了更好地照顾雪雁,章伟婉拒了朋友一起外出打工的邀请,选择就近在镇上一家模具企业打工。“虽然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但是可以早出晚归,方便照顾雪雁。”章伟告诉记者,既然选择在雪雁身边陪伴她照顾她,就不会后悔。

希望:等待合适配型移植

永不放弃

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陈雪雁的病情相比以前有所好转。“雪雁现在的病情还算稳定,比去年上半年之前要好一些。”2月17日上午,谈起女儿雪雁现在的病情,母亲师丰收稍显欣慰。

师丰收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的一天,女儿看到自己每天照顾她太辛苦,便自己下床做饭,不小心造成胃出血,病情迅速恶化,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通过一段时间的口服药物治疗,现在身体状况好了一些,血小板的数值也没有之前那么低了。但是现在陈雪雁身体的免疫力还很低,每天大多数时间只能卧床休息,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治疗这个疾病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正在等待合适的配型”。如今,陈金海、师丰收和章伟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适合的配型,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彻底治好陈雪雁的病。

(宣城日报 记者 叶玉庭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