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敏,2013-2017年,人生迈入而立之年,孩子上幼儿园了,父亲已经70岁。5年中,我从乡镇来到机关,又回到农村,如今战斗在扶贫一线。
2013年,我从泾县乡镇来到团县委工作,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内容,给了我新的成长空间,在组织各种赛会志愿服务、“青”字号品牌活动等各项工作中,我认识了一批青春阳光、积极努力的团干部和青年。与他们一起,我把自己融入了打造“青清净静”魅力泾县的各项实践中。在创建省级文明县的过程中,我们成立了泾县志愿者协会,并推动志愿者队伍不断规范、壮大、升格。2017年6月,泾县终于正式步入省级文明县行列。曾为此付出过的我们,倍感骄傲!
2015年7月,带着在乡镇、团县委的工作经验,我被下派到泾县茂林镇奎峰村开展扶贫工作。
奎峰村从前一穷二白,村集体长期零收入。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188人。这些抽象的数字后面是一个个贫困人口的不同家庭情况:108户中有63户是一人一户,且60岁以上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超过70%,如何稳定已脱贫户、稳定增收不返贫,如何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驻村扶贫工作队如何发挥作用,没有前例可循,作为一名“扶贫人”,内心百感交集。
通过分析研究当地的地理、水文、土壤等情况,结合村情实际,我们最终决定通过产业扶贫,种养结合,促进脱贫增收,形成“一村一品”。2015年以来,利用扶贫资金,我们发展了23亩茭白种植基地和占地3.6亩的黄牛养殖基地。茭白基地2016年盈利了5000元,今年8月份预计盈利2.3万元,带动了14户贫困户就业增收;黄牛基地现有16头黄牛,今年5月和7月分别销售了1头,为村集体增收2.6万元,吸纳3名贫困户就业增收,下半年还将销售1-2头黄牛,并计划成立黄牛养殖合作社;2017年村集体利用扶贫资金向安徽盛唐泵业投资36万,预计收益3万元……2014、2015、2016年分批脱贫,现有未脱贫户3户6人,2017年拟脱贫2户4人,2018年拟脱贫1户2人。
每次在推广我们村黄牛肉的朋友圈下,长长的求购、预订留言和好评,都是数字之外更加生动的鼓励;村民们愁眉变成笑脸,则展现了他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些都让我越干越有信心。
去年过年,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邢外生回家了,我主动提出陪他到泾县残联办理了相关手续,1个月后残疾证、残疾人补助申请也陆续到位。之后每次上门,都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信任和感激。前行在扶贫的路上虽有汗水,但只要能让贫困户获得实惠,我们的一切辛劳也都是值得的。
下派即将到期,我很荣幸能在扶贫一线战斗过。奎峰秀丽、濂溪流长,我想用一句话总结“我的5年”: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宣城日报 记者 谭艺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