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春佳节,又赶上儿子喜结连理,广德县杨滩镇三合村村民李维强“人逢喜事精神爽”。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的婚宴在村文化礼堂举办,“亲戚朋友都说办得好,既体面又实惠。”2月15日下午,李维强向记者说起办婚宴的情景,依然沉浸在喜悦中。
李维强给儿子操办喜宴,摆了10多桌,每桌冷菜、热菜在一起共计10余道,每桌菜价平均花费500余元。同等档次的宴席,比在酒店操办便宜了一多半,而且更体面。“以前也在家里办过酒席,场地太小,乱哄哄的,遇上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李维强说,在文化礼堂举办宴席,地方敞亮,环境很好,水电设施齐全,二楼还有一些休闲娱乐设备,一场婚宴办得宾主尽欢,省事省心更省钱。
村民只需要负担水电费,就可在村文化礼堂置办各类酒席。2016年12月起,三合村在广德县第一家开放村文化礼堂给村民办宴席,如今每年都有10余场宴席在此举办。
以村文化礼堂为平台,三合村积极引导村民简办宴席,推行喜宴报告制,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提倡亲戚以外人员随礼不超过200元,酒席最多不超过15桌,不放烟花炮竹、少收礼金……”对操办宴席的家庭,村干部都会多方宣传做工作,引导他们新事新办、新事简办,全村党员和村干部更是带头执行,与村里签订《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承诺书》。
广德县与江苏、浙江接壤,经济发展较快,李维强所在的三合村,不少村民都比较富裕。即便如此,过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面子、摆阔气的不良风气,仍然让很多村民倍感压力,造成了沉重负担。“以前办酒席,仅烟花炮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村里倡导大家节俭办宴席,不放烟花炮竹,少收礼金,钱省下了,办酒的意义并没有打折扣。”李维强说。
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绝大多数在村文化礼堂办酒席的村民,都没有燃放烟花炮竹。三合村里红白喜事烟花炮竹齐鸣的“盛况”少了,简办宴席逐渐成为新风尚。“相比在酒店办婚宴,在村文化礼堂办一场10桌左右的婚礼宴席,通常可以省下二三万元钱,也大大减轻了村民负担。”三合村党总支书记余功海说,弘扬新风、在文化礼堂办简约宴席已成为村里的常态,操办酒席的人家,还会负责清理打扫文化礼堂,不留下一片垃圾。
“现在村里办酒席,几乎听不到什么鞭炮声,环境越来越好;礼金收得少了,我们随份子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在文化礼堂喝喜酒的村民王恢有说。正月初六,他家也在这里办了一场家宴,食材自行采购,省钱不说,吃完饭,大家还可以一起拉家常,感受亲情和年味,“在酒店吃饭,都是吃完就收拾桌子走人,哪像在文化礼堂办家宴这么有年味儿?”
记者了解到,在借助村文化礼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之外,杨滩镇近年来还通过建设好人广场等惠民场所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积极引导各村群众婚丧嫁娶小操小办、少收礼金、不放烟花炮竹,让“新事新办”“新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在此基础上,该镇不断丰富实践载体,在落小、落细、落实中下工夫,扎实推动文明创建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创新成立了‘相邻相亲’文明创建理事会,通过积分换物方式,鼓励广大商户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参与文明创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正成为乡村群众的自觉追求。”杨滩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玉宏告诉记者,他们还发起“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最美家庭”等推荐评选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和道德模范、好人巡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努力营造文明新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