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山这边,山那边……》的通讯,讲述了皖苏边界两个村庄一山之隔,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文中提到的安徽村庄。
7月17日上午,骄阳似火,驱车行驶在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境内,眼前一条宽阔的二级景观大道横贯全村,道路两侧翠竹摇曳、绿树成荫,不远的山坡上,连片的茶园在夏风吹拂下绿波涌动,生机盎然。“这条路是2008年修的,从我们村直达江苏溧阳市的天目湖景区。我们从这条路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理念,也把那些实力雄厚、愿意来投资兴业的客商请进来,引领群众共同致富。 ”下吴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告诉记者。
下吴村是凌笪乡最偏远的村,深入江苏腹地,坐落在伍员山西侧,山的东边就是江苏溧阳市社渚镇洑家村。“我们村有山林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以前除了种点板栗和毛竹外,多数是荒山。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是不折不扣的贫困村。看到山那边的江苏轰轰烈烈地发展经济,我们着急呀! ”提及199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山这边,山那边……》,蒋福金感慨万千。这篇文章反映的正是下吴村和洑家村“同饮一溪水、同砍一山柴”,却因“商品观念的差异”导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故事。
“同样的地质条件、同样的气候条件,山那边的白茶种植异军突起,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他们决定用改革的思维、开放的理念,积极对接沪苏浙,依托当地的荒地资源,围绕“一村一品”特色白茶种植做文章。 2008年,他们招引了第一位江苏老板来村种植500亩白茶,从此开启茶业富村、茶叶富民的时代新篇章。
邱君烈是全村最早开始大面积种植白茶的农户。 2010年春,时年35岁的邱君烈回乡租赁荒山种植白茶。 8年来,他边种边探索,把白茶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走进邱君烈位于下吴村流水涧村民组的茶厂,只见一个高大的院落里,一栋三层小楼新雅别致。邱君烈正在接待从江苏溧阳来的客商:“这两位是我的老客户,今天买了2000多块钱的茶叶。我家有存放茶叶的冻库,茶叶新鲜,他们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来拿,省得买多了回去存放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从溧阳过来十几分钟,方便得很。 ”
“这就是小绿叶蝉,专门吸食茶叶的水分,别看它小,对茶树的危害可大呢!”在腰鼓山有机白茶种植基地,种茶大户吴志成正在手把手地教员工识别茶叶害虫。今年48岁的吴志成是下吴村罗市村民组村民,多年来和妻子从事村医职业。2010年底,吴志成流转了70多亩荒山种植白茶,并于2013年建成一条茶叶生产加工流水线,随后又把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吴志成种茶很讲究,不用除草剂,只用菜籽饼做有机肥,他的茶叶香度和白度都高于其他厂家,鲜叶价格也比别人1斤高20元。
在种茶大户的带动下,许多原先持观望态度的群众纷纷开荒种茶,许多贫困户也依托茶产业脱贫致富。在大卡村民组一处茶园里,今年63岁的霍阿宝正在给茶树浇水。霍阿宝一家六口人,大儿子前几年意外去世,小儿子精神残疾,大儿媳带着两个孙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老夫妻俩。 2014年,在政府引导和村民带动下,霍阿宝种植了11亩白茶,2015年依托茶产业成功脱贫。“去年茶叶行情好,我的茶园净挣了7万元。小儿子现在享受每月369元的低保金,还有60多元的重度残疾护理补贴。现在政策这么好,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看着满山茶树,霍阿宝信心满满。
“我们村这些年种茶叶的越来越多,100亩以上规模的就有15家。截至今年初,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855亩,占全村产业种植面积的95.1%,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主要靠茶叶。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9684元提高到2017年的18000元。 ”下吴村会计吴定强告诉记者。 2015年以来,该村利用扶贫项目,建设了200亩的村白茶基地,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与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股合作,到2017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5.3万元,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该村还建成产业扶贫基地,带动村民就业25户30人,其中贫困户8户10人。每位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基地里每年都能获得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原标题:“山这边”,变了样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通讯员 夏忠羽 记者 张敬波 编辑: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