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好农村路最美人物展播】农村公路养护员:詹后义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王祖清 发表时间:05-06 10:59

詹后义

郎溪县十姚路全长25 公里,连接郎溪县十字镇和姚村乡姚家塔集镇。十姚路沿线处处充满诗情画意:青山、翠竹、绿水,“一山两湖”天然美景让人如痴如醉。

詹后义,常年坚守此“道”的“最美农村公路养护员”,今年57岁,姚村乡潘村人。1999年开始担任姚村乡公路养护员,负责县道十姚线2公里路段及2公里“村村通”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他兢兢业业坚守公路养护岗位达20年,其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受到人们的点赞。2018年他被该乡农路办评为“最美农村公路养护员”。

初秋的早晨,詹后义5点半起床,匆匆吃过早饭,6点半携带扫帚、镰刀等工具准时“上路”。沿途散落的塑料袋、烟盒,甚至于烟头和瓜子壳,他一一捡拾,集中放入路边的垃圾桶。在下八村大拐弯处,常有渣土车因拐弯过急甩撒一些矿石矿砂,詹后义就用竹扫帚统统扫尽,还路面于整洁。他说:“这些砂子不扫干净,上坡下坡的,骑电瓶车很容易滑倒,不安全。”县道十姚线养护路段,每天他都要进行两次巡查、保洁和维护工作。

春夏季节,路边的蒿草疯长,詹后义还要携带镰刀,该砍的砍,该割的割,他的任务就是要把路肩的空间搞开阔、搞清爽。养护路段紧靠山体,詹后义说:“如果遇到暴风雨天气和下大雪,我还要带油锯和弯刀,要把倒伏在路上的松树、毛竹等锯砍掉,及时清除路障才行。”这条路,常有渣土车抛锚,那些驾驶员修好了车匆匆而去,留下乱七八糟的路障及垫车轮的木头、石块等,都留给任劳任怨的詹后义来“善后”。路面出现了“病害”,詹后义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助力及时消除隐患。

“村村通”路段的养护任务也并不轻松,除了常态化路面保洁和路边蒿草清除,还有路肩维护和沿途绿化带管护。

一到雨天,因为道路坡陡水急,路肩很容易被雨水冲垮。所以,下雨天詹后义必须携带锄头和铁锹披着雨衣出门,冒雨巡查、作业,从石佛山客运索道口至大潘村村民组,该清沟的清沟,该疏通的疏通,把路边的山石搬开,保护路肩不受影响,如果有松动和坍塌的地方,及时“补救”整治,确保这条“重要”的乡村山道安全畅通。

这条2公里长的“村村通”,是观天下景区的一条旅游风景大道。常常看到身穿保洁服的詹后义蹲在沿途绿化带中仔细地拔除一根根杂草,或挥动大剪刀嚓嚓嚓地为花木修枝造型。“这一路上的花花草草,我天天看,天天收拾,要剪枝,要扫落叶,草坪里的杂草也要拔,索道入口的大草坪最难搞,下一场雨,里面的杂草又冒了,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一根一根地拔,实在拔不赢了,我就喊我老婆帮忙拔,拔一根少一根,耐着性子慢慢搞。”

据姚村乡农路办负责人刘高华介绍:“詹后义户因病因残致贫,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患有痛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潘英菊精神残疾,也没有劳动能力,女儿詹桂霞技校毕业后帮扶干部介绍她在十字开发区上班。热爱劳动的詹后义不等不靠,发展庭院经济摘了穷帽,并十分珍惜公路养护岗位,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全力投入,成绩显著。虽然詹后义的公路养护报酬不多,但他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着,从不言苦不说累,身着橘红色马甲走在路上的他已经成为村民和游客眼中的一道“最美风景”。(王祖清)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