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捕鱼变护渔 打鱼变创业——宣州区渔民退捕转产见闻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戴丹丹 记者 刘畅 发表时间:09-05 08:45

从“捕鱼者”到“护渔人”,荣获“2024年最美长江协助巡护员”称号,宣州区养贤乡退捕渔民陈卫星实现了完美转身。

今年54岁的陈卫星曾是以打鱼为生的专业渔民。2020年长江流域正式实行重点水域禁捕。起初,陈卫星多少有点抵触情绪。为了能让渔民安心上岸,政府制定并落实了退捕补偿政策,对禁捕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行反复宣传。

“在部门多轮政策宣传下,我看到了国家禁渔的决心,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思想上发生了根本转变,变抵触为支持。”陈卫星告诉记者,当年他立刻处理了船只,销毁了渔具,“洗脚上岸”。当政府部门成立宣州区水阳江巡护队时,他又主动报名参加,当上了禁渔志愿者。

作为禁渔志愿者,陈卫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

水阳江养贤段25公里的沿江路段就是他的工作地。每天早上,穿起红马甲,带上望远镜、记录仪和对讲机等工具,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或是骑着电瓶车在路上,或是驾驶巡逻艇在江面,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巡查过程中,若发现垂钓者或非法捕鱼人员,陈卫星都会及时劝离,用行动守护“生命长江”。4年来,陈卫星已参加禁捕巡查1275次,其中水上巡查516次、12900公里,陆上巡查765次、12258公里,劝离垂钓者1548人。

“过去捕鱼,是为了谋生;现在护渔,是为了子孙。”谈起变化,陈卫星说得很实在。水阳江的水更清了,江中再无捕鱼船,各种鱼类追逐嬉戏,珍稀鱼类频频现身,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记者了解到,像陈卫星一样的护渔员,宣州区现有21人。目前,宣州区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目标,建立了一支21人公益属性的护渔员队伍,协助配合禁捕执法,并在该区涉及禁捕任务的14个乡镇街道,建立区、乡、村三级禁捕网格化包保制度,不断健全禁捕机制,加强工作协同推进、强化执法协作联动、落实执法监督检查。今年以来,该区共出动执法人员3559人次,执法车1012辆次,执法艇237艘次,查处案件62起。

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上岸渔民。

做好该项工作,不仅要抓生态环境保护,也要安置好上岸渔民。只有渔民生计有着落,拓宽就业渠道,禁渔才能更稳、更有实效。

“风吹雨打的船上日子结束了,稳产创业的陆上新日子美得很!”这是宣州区养贤乡新河社区居民章先祝对自己退捕后生活的总结。

新河社区,原本是个专业渔民村,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天然捕捞。“上岸”后,章先祝也和其他渔民一样,为未来生计担忧。但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很快便找准方向,决定从事熟悉的水产养殖。于是,他在张埂村承包了30余亩水塘,进行罗氏沼虾养殖。创业中,从对新建或修葺房屋提供资金补助,到免费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各相关部门联手对他进行“保姆式”帮扶。目前,章先祝已经从罗氏沼虾养殖的“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个大味美的虾销路根本不愁,最近就已经销售了一批,效益突破10万元。

“始终把渔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是宣州区推进禁捕工作的一大准则。近年来,该区持续落实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等政策,使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区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36人,需转产就业390人,现已转产就业390人,转产就业率动态实现100%。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