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您“消费扶贫”了吗?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范克龙 发表时间:09-17 15:59

“全校3万多学生和教职工,一个月就要消费40多万元扶贫农产品”

——大力拓展扶贫产品销售门路,让更多人参与消费扶贫

今年夏天,临泉县韦寨镇柘树庄村种植大户吴保明的30多亩桃子熟了,然而面对连绵的阴雨,老吴愁得睡不好觉。驻村第一书记陈孝谋是安徽省立医院选派的干部,得知老吴的困难,积极对接老东家开展消费扶贫。半个月不到,老吴的2万多斤桃子销售一空。挽回经济损失4万多元,老吴乐得合不拢嘴。

陈孝谋告诉记者,今年省立医院共购买扶贫农产品30多万元。同时,医院通过向职工发放抗疫扶贫消费劵的形式,鼓励职工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全校3万多学生和教职工,一个月就要消费40多万元扶贫农产品,平均一周需要两车米面油。”安徽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汪爱群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消费扶贫,截至目前,已累计采购扶贫农产品1000多万元。

汪爱群介绍,安徽大学每年定向采购阜南县360万元的农产品,打通了学校与阜南县15个乡镇200多个村级电子商务站点之间的采购渠道,学校教职工可通过相关微信小程序直接下单选购农产品。

为扩大消费扶贫社会效应,我省组织开展“十二个一”活动,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引导贫困地区农产品进机关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打通销路,帮助贫困群众找准增收门路。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帮助销售蔬菜瓜果、肉蛋奶、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24.89万吨、价值12.97亿元。

“让更多人参与消费扶贫,既满足爱心人士自身的帮扶意愿和消费需求,又提升贫困群众的市场观念和自我发展能力,让扶贫变得‘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 ”省扶贫办副主任朱永东表示,我省以9月份“消费扶贫月”活动为契机,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消费扶贫,大力拓展贫困地区特别是受灾贫困地区扶贫产品销售门路。目标到2020年底,全省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60亿元以上。

资料照片:黄山市市直机关职工在休宁县榆村乡选购贫困村山货。 记者 潘成 通讯员 余勇/摄

“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稻虾米22万斤,其中近20万斤是通过消费扶贫销售的”

——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展扶贫产品“四专一馆”建设

初秋的白荡湖碧波荡漾,风景宜人。

四年前,家住白荡湖边的枞阳县白荡湖村贫困户施祥龙创办了家庭农场,发展稻虾种养。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产品销路遇到瓶颈。适逢铜陵市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施祥龙与专业电商合作,注册了“施祥龙”品牌,对稻虾米重新进行包装、定位。政府还帮他通过平台展销、线上促销、帮扶单位购销等方式销售产品。

“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稻虾米22万斤,其中近20万斤都是通过消费扶贫卖的。消费扶贫帮了我大忙了。 ”施祥龙激动地说。疫情期间,他家积压的1万斤稻虾米也是通过本土消费扶贫电商平台“铜官乐”销售的。

枞阳县共义村是一个贫困村,去年7月,该村扶贫项目基地的葡萄喜获丰收。可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又面临着葡萄销售难的问题。铜陵邮政借助“邮乐网”平台,为农户们提供葡萄“上线+网销+寄递”服务,3天内就帮助共义村销售葡萄1400余斤,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围绕消费扶贫,铜陵市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建设,精心办好铜陵市贫困地区农产品云展会,实现云展示、云引流、云互动,擦亮铜陵消费扶贫品牌。

除了组织线下农产品产销对接会,铜陵市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销作用,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收集、分级、包装、检测、配送,与消费地市场实现精准对接。同时,指导支持本地电商平台“铜官乐”,设置扶贫产品和特色产品两个专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展会”。

我省通过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专列和地方馆等“四专一馆”建设,多方位多层级精准拓展扶贫产品渠道,目标9月底前,各市县原则上建设1个以上线上和线下消费扶贫地方馆,建设1座以上消费扶贫企业馆,20个国家级贫困县符合要求的扶贫产品供应商要及时入驻“扶贫832平台”。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大力开展“互联网+农产品销售”。

“乘地铁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就能购买到地道的农产品”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销,构建扶贫产品销售网

霍邱产的鹅肝、砀山产的罐头、岳西产的茶叶……日前合肥“消费扶贫”号地铁专列正式上线,来自岳西县、金寨县、泗县、砀山县等11个县市的55项特色农产品,16个乡村旅游扶贫景区集中上线展销,车厢内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展示着各地农产品,并配有促销二维码。乘客乘坐地铁时,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就能购买到地道的农产品,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7月28日,合肥地铁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消费扶贫”号专列上线展示55个产品、16个乡村旅游扶贫景区。这列专列采用浸入式橙色车厢全景设计,以消费扶贫为主题,展示的产品、景区都配二维码。乘客手机扫码下单就可享受到优质产品。记者 李博/摄

通过合肥地铁“消费扶贫专列”独特的平台优势,实现贫困地区产地到城市居民的直供直销,既丰富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又带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和扶贫产品销售,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巩固成果,打响安徽扶贫产品品牌。据统计,截至9月2日,合肥地铁“消费扶贫”专列累计带动11个县52个企业55个扶贫产品销售304.76万元。

助力消费扶贫,除了创新推出合肥地铁“消费扶贫”专列,我省还鼓励积极利用高速服务区、城市公交车、客运班车等流动人员密集区域的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产品宣传展示销售活动。

“每次路过这里,我都要带点老家的特产,一方面是尝尝家乡的味道,另一方面可以扶贫,就尽一份力量帮助别人。”9月8日,在滁新高速颍上服务区的扶贫商店内,旅客胡女士正在选购特色农产品。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江苏经商,老家在颍上,现在每次回乡都会从这里带些土特产。

在蚌合高速龙门寺服务区,入口处的消费扶贫店“马郢计划手伴小卖部”格外显眼,暑运期间,这里客流量每天达到六七万人,店内特色奶油南瓜、葡萄、花生等日销量3000余元。该门店由安徽交控驿达公司与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打造,所有收益定期对马郢居民“分红”,主要偏重于当地贫困户。同时,提取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补助。

像这样的扶贫展销馆,在安徽驿达服务区一共有8对。此外,各服务区还直接采购贫困户农产品约13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驿达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全省100余对服务区,年服务旅客3亿人次,通过扶贫产品进驻便利店、开设专门展架、柜台等,进一步扩大消费扶贫成果,带动贫困家庭扩大种养殖规模。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