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审议18项报告,开展4次执法检查、2次专题询问……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依法保障和推动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监督首责,出“组合拳”,打整体战,以有效监督支持和促进中心任务落实。
突出重点 服务发展大局
“我们将紧紧抓住当前‘稳投资’的重大机遇,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强力推进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完成全年160亿元以上投资任务。”2020年4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省发改委负责同志向会议作了关于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承载了几代安徽人的梦想。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却遭遇疫情影响。2020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工程建设情况,就建设好、管理好工程提出具体建议,并启动相关立法,助推工程实施。
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工作,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过去一年,围绕支持和促进政府攻坚克难,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回暖,省人大常委会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省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和建设、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使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开展专题调研或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
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来源,但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遭遇严重阻力。此前,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就中小企业“一法一条例”开展过执法检查,并听取了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在此基础上,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在能源保障、物资生产流通、市场监管和资金支持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多管齐下对冲疫情影响,为我省统筹推进“两手抓”、确保“两战赢”作出应有贡献。
聚焦民生 守护百姓福祉
“如何依法加大对土壤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和追责?”“怎样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研发和资金保障?”……2020年9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出席会议的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轮番向省政府、省高院、省检察院及省直有关部门发问。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省人大常委会已连续3年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就破解防治难题献策支招。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了2019年度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调研长江、巢湖等流域生态环保情况,助推“治污、治岸、治渔”3件大事。
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事关我省脱贫攻坚成色。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锚定决战决胜目标,深入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开展专题调研,促进脱贫成果巩固,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打好冲刺战、啃下硬骨头出良方、寻良策。
听取审议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报告,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等方面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建议;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执法情况,促进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开展慈善“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进一步发挥慈善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群众冷暖所系之处,便是人大监督着力之处。
创新方式 强化监督质效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体现刚性,见出效力。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在监督方式方法上探索创新,力求监督有力有效。
针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派生出的矛盾纠纷情况,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规定的基本原则,创制了《关于依法做好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矛盾纠纷工作的意见》。推动制度落地见效,少不了人大的依法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常委会打出了执法检查、文件落实情况督查、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和审议相关报告“三查一审”组合拳。结合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导组赴各地和有关单位调研督导《条例》和《意见》实施工作,同时,部署省直有关单位认真排查评估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及时制定预防和化解举措,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预算审查监督,是人大的法定职能。去年,在做好审议计划、预决算和审计报告等常规性工作的同时,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专委会推荐重点审查部门的方式,对4个省直部门决算草案进行重点审查。同时,尝试在省级决算审查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审查,重点审查了农村改厕绩效情况,提出很多建设性建议,保证惠民工程真正让老百姓满意。
( 本报记者 范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