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牢记殷殷嘱托】在中部崛起中交出“皖”美答卷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汪国梁 发表时间:08-25 08:18

安徽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等比较优势,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安徽贡献

———【牢记殷殷嘱托】在中部崛起中交出“皖”美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要求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为安徽锚定了新时代发展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对安徽提出多项具体要求。

我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在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等比较优势,努力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奋力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交出“皖”美答卷。

强化创新引领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不必接触任何屏幕或实体按键,只要对着空气点一点,电梯就会按照指令到达相应楼层。在合肥新桥机场塔台工作区,由中国声谷企业东超科技研发的无触摸电梯交互终端近期投入使用,有助于降低因物理接触而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

东超科技采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研发了医疗自助机、电梯交互终端等多款无触摸设备,应用领域广阔,成为中国声谷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代表性案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部署,其中建设中国(合肥)声谷、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皖江城市带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多处关于安徽的具体安排,显示出安徽在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担负重要使命。

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安徽,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我省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创新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将长板进一步拉长。统筹推进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充分学习借鉴中部其他省份先进做法,在创新战略研究、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活动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安徽正努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通道,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创新为引领,安徽在服务国家产业布局中当有更大作为。近日,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和“双招双引”的路线图与施工图全部绘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十个推进方案,十次专题研究,透射出省委省政府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赋能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党中央、国务院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部署,必将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勇当开路先锋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光刻胶是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等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材料,品种繁多,目前主要依赖进口。近期,合肥海关与上海海关实行进口光刻胶检验监管协作机制,抽样检测时间由原来的15天至20天压缩到7天至10天,抽样量由10升减少到100毫升,显著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

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通关合作,是中部地区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今年以来,我省在开放通道建设、平台建设和通关便利化等方面狠下功夫。合肥中欧班列新开拓线路19条,新增乌克兰基辅、捷克布拉格、比利时安特卫普、西班牙马德里等4个国家15个站点。合肥直达上海外贸定制航线顺利开通,成为合肥腹地集装箱外贸货物通达全球最便捷的通道。

自贸试验区承担着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使命。 7月底,省政府印发决定,建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自贸试验区实际需求,坚持应放尽放,凡是片区有需求和有承接能力的,除法律法规等规定不能赋权的以外,全部下放给自贸试验区。”省委编办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处负责人介绍,如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赋予片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科技成果登记”等管理事项,以激发片区科技创新活力;围绕对外经贸合作便捷服务,赋予片区“内、外资项目(权限内)免税确认”等管理事项,以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便利化水平。

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深化 “放管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左右逢源”优势,推动中部地区更好地携手长三角,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互补;共同办好中博会,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创造更多高水平开放的“安徽品牌”……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续写更多新时代“小岗故事”的安徽,正在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构筑新优势。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昔日脏乱差,今朝美如画。夏秋之际,长江岸边的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绿意葱茏,景色宜人。经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岸线生态修复,过去曾是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聚集区的薛家洼,蝶变为美丽游园、市民亲水的网红打卡地,成为皖江边一颗生态明珠。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安徽生态资源良好,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安徽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污染防治能力和绿色增长动能进一步提升。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首创林长制并入选中央深改办 “十大改革案例”,河湖长制率先写入地方性法规。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生态廊道。如今,我省正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五大森林行动”,打造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大生态廊道,高质量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继续带好头、作示范。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必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我省谋深谋实“减排降碳、清洁生产”举措,全面优化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在源头上推进产业“降碳”,在生产上加快技改“减碳”,在产品上打造绿色“低碳”,今年全省将培育绿色工厂50户以上。

统筹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四条生态廊道等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巢湖“最好名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必将成为美丽中部的亮丽板块。(记者 汪国梁)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