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强 擦亮宣文化名片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夏元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重大部署。宣城历史悠久、人文昌盛,素有“宣城自古诗人地”和“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面向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赋予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充分挖掘宣城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现代化进程中,擦亮宣文化名片。
擦亮文房四宝文化名片。五维认同聚精神。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技艺的精粹、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是现代文化创意的源头活水。如此多维思考,方能全面领悟文房四宝文化积淀千年的精神内涵,唤醒大众的自信自强意识。三路并进兴产业。面对现阶段文房四宝产业遭遇的市场制约,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做到稳定传统产品生产、拓展文化创意生产、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形成三足鼎立并进的新格局,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四基共建旺事业。按照文化产业在县、文化展示在市的思路,在市本级建设四大基地,打造宣文化新地标。建设笔墨纸砚博物馆,以实物形态展示文化技艺的精妙与传承;建设文房四宝广场,以雕塑形态展示笔墨纸砚的前世今生;建设文房四宝文化研习中心,让广大爱好者和大中小学生心向往之;建设文房四宝和书画展览交流中心,让各种文化活动每年轮番登场。
擦亮诗画文化名片。实施诗画文化研究工程。立足中华诗画文化大背景,找寻宣城诗画文化坐标。借助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及资深文化名家,加强《宣城古代诗词全集》收录3700余位诗人、23000余首诗词的分类研究,加强谢朓“永明体”、梅尧臣“宋诗开山祖”、施闰章“宣城体”研究,加强宣城画派和梅清、石涛研究,挖掘其文化艺术内涵,确立宣城诗画在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实施诗画创造性转化工程。诗(词)方面,精选历代名人名篇,进行诗改歌乐、诗转书法、诗意绘画,逐步形成一批创造性作品。绘画方面,组织本土画家临摹梅清和石涛作品,学习技法和风格,形成一批当代宣城摹本,继而研习创作,将宣城画派发扬光大。实施城市诗画元素培育工程。把诗画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和设计,植入城市建筑、公园广场、街头小品,让人们感受城市空间的诗情画意,平添文化名城的韵味。
擦亮生态文化名片。打好扬子鳄牌。发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生态品牌效用,讲好扬子鳄作为古生物活化石、作为濒危物种,在宣城绿水青山间繁衍生息的千年故事,讲好宣城隋唐墓出土青铜扬子鳄作为古宣城文创的故事,复制玲珑可爱的出土扬子鳄铜件销往市场,把扬子鳄包装成宣城的生态文化形象大使。打好生物多样性牌。持续加大已经查明的400余种野生动物,1500余种野生植物保护力度。做到山水林田湖和植被系统保护,保持空气和水体质量。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逐步开展农地休耕,恢复土壤生物活性。打好绿色生活方式牌。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从小学生抓起,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厉行资源和能源节约,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大力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坚持从源头抓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积极倡导低碳出行。广泛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化作市民行动自觉,形成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