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全省第二的背后……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记者 何媛媛 发表时间:08-10 10:17

全省第二的背后……

——我市在全省科技创新“季度赛马”中获佳绩


中国农业大学-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

八月的宛陵大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

可比天气更热的,是我们“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劲头。

今年上半年,我市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2家,是去年全年1.3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79家,是去年全年1.1倍,在全省首次科技创新季度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二。

这份可喜成绩的背后,折射着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实践与决心。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不断做优创新“生态”、做强创新“引擎”,集聚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基因活力迸发——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全省第4位,创新潜力排名全省第5位,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全省第6位,创新持续力指标位列长三角第3位,创新竞争力、创新能力双双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如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逐步成为宣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做优创新“生态”

——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树大可参天,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趋繁盛,得益于优良的生态。

3月26日,安徽“双创汇”·走进宣城暨科大硅谷宣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市举办。在这场科技含量满满的重磅论坛上,我市大动作连连——连续发布了《宣城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宣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指南》《2023年宣城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举行了首批“科技副总”聘任仪式,“省科技重大专项校企创新联合体”重磅揭牌,发出了聚焦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

这是市委、市政府搭平台、促创新的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离不开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发展理念体现在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

顶格推进,力度大。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三比三学三赶超”点评会,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并作出全面部署。

政策支持,举措实。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名义印发《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G60科创走廊城市中率先提出对“整体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聚力打破“行政藩篱”,畅通要素流动。出台《宣城市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方案》,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单独列出,围绕高企成长的全过程,靶向施策,对新认定的高企最高奖励达100万元。

大力投入,保障全。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财政科技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重点保障范围,创新制定《宣城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科技工作专项资金比上年翻了两番。设立科创团队招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科技专项资金比去年直接翻了两番。上年度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4.05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比重4.46%,均居全省第5位。

有了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底气”,还必须要有优质的服务做“支撑”。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持续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让企业办事“零跑腿”。对科技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在安徽省率先发布动态“最多跑一次”清单,联合共建“G60科创云”技术服务平台,落实上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41.76亿元,同比增长24.5%;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90.68亿元,同比增长36.5%,居全省第3位,高于各项贷款18.3个百分点。截至二季度末,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覆盖率82.48%,基本实现了有信贷需求且符合资质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全覆盖。

让科技服务“零距离”。常态化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开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科技部门服务科技型企业“面对面”帮扶,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让科技关怀“零缺位”。在全省首创设立“企业家日”,连续4年新春第一会表彰科创企业,连续3年高质量发展奖奖励科技人才,每月召开政商恳谈会解决企业要素需求,让科技型企业唱主角、站C位。创新环境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连续5个季度排名全省前5位,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

做强创新“引擎”

——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森林”

与周边发达地市相比,宣城撤地建市迟,院所资源少,可用财力相对较弱,既没有条件拼投入,也没有能力搞原创。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聚力培育科创“企业森林”,正是宣城在实践中寻求出的“答案”。

今年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对于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洲而言,这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他代表公司前往合肥参加我省“新春第一会”,并有幸站上领奖台,捧回了“民营企业纳税50强”的荣誉称号。

“没有谁告诉我要创新,是市场告诉了我!不创新肯定死,要企业活着,唯有科技创新。”在林立洲看来,从地条钢、不锈钢到高端特钢,富凯走过的20年,有跌宕有起伏,可每一次的“蜕变”,都离不开创新。2022年,富凯特材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强基工程、省科技重大专项,打破我国高端轴承钢长期依赖进口局面。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富凯得到了生动体现。如今的富凯,集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强基工程项目等多顶光环于一身。

其实不仅仅是富凯,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动力”,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博瑞特热能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广信农化获批省“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解决我国四氯化锡还原技术“卡脖子”难题;华晟新能源不断打破并刷新M6高效异质结电池世界纪录……

科技创新“企业森林”如此蓬勃,少不了党委政府的关注支持。近年来,为了更好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好科技研发工作,我市“大动作”连连:

——实施“三个联合”。联合税务部门建立联席培育机制,首创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指南,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提高高企申报通过率,今年第一批宣城市高企申报通过率全省第三;联合经信部门、金融部门建立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推动企业向高端、高质和高新方向转变,全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省第3位,上市后备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县(市区)、开发园区建立联动机制,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对高新技术企业正向激励,优先保障生产要素。

——实施“三个一批”。“双招双引”引进一批、“千企升级”提升一批、“创业孵化”培育一批,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和规上工业企业“高新化”,确保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今年前两批,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79家,是去年全年的1.1倍;1-6月,全市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2家,是去年全年的1.3倍。

——实施“三个清零”。制定《宣城市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工作方案》,坚持用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建工作专班,实行“明白人”包保,靶向培训辅导,按照“统一组织、部门协同、县区为主、分类帮扶”原则,做到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一一对应、全部覆盖,指导账表“应建尽建”、费用“应报尽报”、数据“应统尽统”。目前,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规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清零104家,清零比例85.25%;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规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清零24家,清零比例92.31%;10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创新成果申报全覆盖。

集聚创新“资源”

——构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在实施科技创新道路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产业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引才、聚才、留才,多管齐下构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科技副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更重要的是链接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打开了产研融合更广阔的通道。”作为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新能源企业,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云求对我市推行的“科技副总”这一创新举措赞不绝口。

今年3月,我市首批聘用的21名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技副总”正式走马上任,既为企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精准把脉”,也使高校科研方向“有的放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而这“科技副总”的选任其实并不简单,对人才和企业都有“门槛”。“首批科技副总均是围绕全市重点领域和‘2+3+4’产业,而进驻的企业也都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聚八方英才而用,正是这些年宣城的发力方向。从引进、培育到使用,宣城正在搭建一条完整的人才“链条”:

政策引才。首创“政聘企培”模式,探索“科技副总”引才,迭代升级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宣十条”,制定招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全市累计招引落户人才团队77家,引进各类高端人才600余人,其中30家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4位。创新推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赠送产权住房24套,今年已引进各类人才1.8万人。

产业聚才。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人才“精准引培”工程,紧扣产业升级需要,定期发布宣城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因地制宜探索“人才飞地”模式,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各类平台,着力以产引才、以才促产。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集聚技术人才1.89万人,同比增长35.1%;全市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增至140.9人,居全省第5位。

服务留才。建立党政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开通上线“宣城人才码”,变“先申后享”为“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向240名高层次产业人才颁发“宛陵优才卡”,开辟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等绿色通道。我市入选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第86位,全省第5位;全市人才总量增至34万人。

如今,一大批产业人才走进宣城、留在宣城、创业宣城,正成为宣城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眺远晴方好,登高景亦奇。在科技创新路上,我市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以“硬措施”托底“软实力”,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登高望远,一定会拓展出宣城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色。

盛夏里的故事仍在续写,创新之光,将继续照亮宣城“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征程……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