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纳入市委“2+3+4”产业链招商,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围绕优质粮油、畜禽、特种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林特产品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区)布局,引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加工需求为导向,带动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原料配套生产基地,着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大厨房”。
积极培育各类主体。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开展全产业链创建,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成长企业”和“雏鹰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9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全市注册农民合作社3394个,6个合作社进入2023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其中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位居全国第1位。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全市培育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8个,居全省第1;创建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共42家,居全省第2;郎溪黄茶等5个项目获批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居全省第1;“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共98个,居全省第1。
打造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加快农业加工园区建设,按照“一县一园”要求,规划设立集中连片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食品加工企业与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立合作机制,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全市拥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其中国家级1个;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1个,也是全省唯一。开展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202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126亿元,增速9.9%。今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增幅12.9%,居全省第1位;累计占比全省8.4%,居全省第4位。
拓展农业品牌影响力。开展特色节庆活动,2024年陆续举办了宣城黄金芽·领鲜中国茶开采节、泾县兰香(汀溪)采摘节等活动,宣传推介农业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合肥上海农交会、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加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推进品牌运营,批复授权宣城市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农产品品牌的运营和推广,确定了负责规划设计我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主体。支持重点品牌创建,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黄牛品牌创建,市级对创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皖美农品区域品牌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补助,对获批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的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补助。我市“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企业品牌2个,产品品牌22个。
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创新农业特色保险,在三大主粮政策性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自2017年以来,在全市陆续推出水稻收益保险、肉鸡目标价格保险、小龙虾、幼蟹目标价格保险、生猪、鸡蛋“保险+期货”等特色农业保险,有效减少农业经营主体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经济风险。成立农业融资担保机构,2023年,宣城市瑞丰农业担保公司累计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项目2600笔,金额15.44亿元。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基金,依托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组建总规模为10亿元的宣城市绿色食品产业子基金。这一子基金成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主题基金体系内的首支子基金,也是我市“三农”领域的首支主题基金。 (记者 谭艺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