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新农村共同致富的时代脉搏
——三集原创广播剧《彩虹路上》读后心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是农民的生活家园、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千百年来,人们“生于斯,长于斯”,乡村的熟人社会特征明显,有着与城市不同的发展和建设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的建设任务,不但要抓硬件,还要抓软件;不但要有新农村,还要有新农民;不但要推进经济建设,还要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针对可能出现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倾向,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我们改变了农村的外在面貌,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那么新农村建设还是在低层次开展。”这些要求,辩证性地指明了环境的改善和人的改变、精神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明了在新时代下,建设新农村不仅仅要振兴乡村经济,还要向“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统一,“风景美”与“风尚美”相协调的转型发展,蹚出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路径。而这正是三集原创广播剧《彩虹路上》第四稿所呈现出来的“山两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
广播剧《彩虹路上》采取了多线并行,明暗线交织的写法,以江苏彩云村、安徽虹桥村两村的新农村建设为主线,辅以常小舟和宣墨的感情线,作为新一代的苏阳和宣萱的事业线、感情线,形成了一条清晰丰富而又不会让人觉得杂乱的情节脉络,这条粗壮饱满的情节主干,不仅仅有优秀的思想来灌溉培基,其上还点缀着无数的“果子”,顺着剧情的展开,我们不仅仅能看到山两边两个村子的发展,看到主人公常小舟的成长和努力,还能看到村里各色各样配角人物的成长和转变,例如常有理、姜青果、黄梅,乃至村子里的“四大名旦”,这些角色并不是单纯为剧情服务,在主线之下,他们显然也有各自完整的生命,也在读者、听众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默默地生活着。
整部剧由作为第一主角的常小舟的叙述展开,描绘了山两边两个村子共三代人对于从致富到建设农村再到建设新农村的种种困难与努力,最后一号公路建成,山两边不仅仅是完成了经济上的腾飞,还有了新的发展,建立了彩虹戏剧谷,“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统一,“风景美”与“风尚美”相协调,如总书记所说的那般,蹚出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路径,不仅仅让乡村致富、变美,还改变了如“四大花旦”等村民以及乡村下一代如苏阳和宣萱等的精神面貌,走向了更远的道路。而故事的结尾也同样首尾呼应,在常小舟的叙述中结束,既让剧情有始有终,也形成了剧本逻辑和剧本结构的闭环。剧本语言简洁且富有特色,剧中的三代人,每一代人的台词都有不同的韵味,充分彰显了每一代人不同的时代背景,让人很容易能分辨出来说话者的年龄段,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名字和说话方式也都符合各自的身份,为剧本增添了真实感。同时,剧中巧妙地穿插入经典戏曲唱段,如锡剧《双推磨》,黄梅戏《女驸马》等等,既有江苏和安徽两地的特色,又为剧本增加了戏曲特有的韵律美,让整个剧本都因此更加灵动,老少咸宜,也更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第四稿剧本虽然缩短了部分情节,却没有让整个故事失去其完整性,反而增加了年轻人们的戏份,让剧本更加紧凑,也更加完整、细腻。无论是常小舟几次的心态转变、为振兴农村做出的种种努力,还是常小舟和宣墨的感情线,苏阳和宣萱的成长都有了更多的着墨,常小舟从开始只是想为爸爸出气到真心实意地想要让彩云村富起来强起来,有了数次的铺垫,从她出去考察养殖场和林场时她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自我升华,感受到了家乡对于她的迫切召唤,而后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才真正完成了心灵的洗涤,将自己奉献给了家乡,而宣墨与常小舟的炙热感情也从他们的对话和父母、老同学的对话中能窥见,这曾经是一对多么相爱的年轻恋人!却因为不同的理想而分开,主人公常小舟因此在让人敬佩的同时,也让人觉得心酸和可惜,戏剧最动人心魄的悲剧性恰恰就体现在主人公常小舟一个人的身上,既没有影响到整个剧本积极昂扬的主旋律,也增添了常小舟这个人物的美丽弧光。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爱情里的常小舟是被打碎的,是美的,但她无私的奉献,她为家乡三十年来所做的努力却为她塑造了一个更美的外壳,有了振兴乡村的信念和理想,这个闪耀无比却又有其脆弱之处的主人公才真正立了起来——她和剧中的其他人一样,他们不是脸谱化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正因其鲜活复杂,才成其伟大!常小舟可以是常小舟,也可以是与她互为映照的姜青果,是她的儿子苏阳,是宣萱,也可以是剧本之外的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所处的时代,无论年龄,无论性别,相信未来听到这部广播剧的听众,都能够同常小舟一样,听到时代的号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方式,歌颂、建设我们的美丽家乡,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荆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