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牢记殷殷嘱托 勇闯改革新路】安徽玻璃向“新”而行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19 14:59


机器人生产发电玻璃。(资料图片)记者 李 博 摄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采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院集团”)自主研发的超薄柔性玻璃(UTG)制成的“国风柔性车载卷轴屏”,被应用在红旗旗下超豪华行政轿车“红旗·国雅”上,这是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AMOLED显示屏,屏幕整体重量小于250克,滑移卷曲可超20万次,助力国车配国屏开启新征程。

近年来,位于蚌埠的中研院集团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动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使科技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应用场”的精准对接,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向“新”而行。先后出色完成了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8.5代TFT-LCD玻璃基板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玻璃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推动了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品自主可控,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今年1月19日,中研院集团科研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6月24日,中研院集团“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年间2次被授予国家级荣誉,这是对中研院集团“十年磨一剑”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的充分肯定。

科研成果不断出新,产业发展一路领先。中研院集团坚持以玻璃新材料技术为核心、以科研设计为龙头、以工程技术带动装备发展,聚焦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不断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装备出口的全链条工程服务模式,掌握了一系列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硬核”前沿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开辟“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业务,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集团在全球玻璃技术工程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实现了信息显示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功能玻璃等系列技术与产业化突破,为保障我国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

推进数字化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中研院集团AGM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玻璃新材料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提升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研院AGM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实现连接玻璃新材料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覆盖从研发设计到工程装备,从生产制造到运营管理和服务全流程。

数字化与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企业全新的业态。在中研院集团所属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引入MES、5G、云星空ERP、智慧园区管理等多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省级5G+数字化车间,实现玻璃新材料高端装备生产运营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绿色化,产品一次合格率由90.4%提升至98.5%,生产效率提升30%,车间年产能、产量提升50%以上,通过数字化赋能,为企业推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