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把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访中共六安市委书记方正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出系统部署,吹响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的号角。”日前,六安市委书记方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六安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六安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将省委全会精神落在实处,让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方正表示,六安将聚焦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着力打造合六同城协同创新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大别山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六安落地落实。
“你们有条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是总书记对安徽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工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围绕工业做文章。六安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构建具有六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突出产业导向,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抢抓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发展机遇,利用好上海、合肥丰富的科创资源,推动六安科创平台、企业与上海、合肥高校院所合作,加快技术需求对接和成果转移转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动科技型企业阶梯式培育,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齐头并进,推深做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力争到“十五五”末,打造装备制造、采矿冶金及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材家居3个500亿产业,新培育年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企业5家左右。
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六安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上海市对口合作、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合六同城化等多重叠加战略机遇。我们将坚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深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持续推进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谋深谋实合作事项,明确年度工作清单,一年接着一年抓好落实,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化活动、实施一批示范性工程、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连接东中部节点城市优势,加强与武汉都市圈、信阳市、黄冈市协同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广领域开放合作。落细落实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实现“六个新提升”、做到“六个当先锋”目标要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协调推进各项改革,看准一件、推进一件、做成一件,力争取得更多改革成果。
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对农业大市六安来说,加快城乡融合重点在乡村、关键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六安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六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推动粮食生产能力走在前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多种粮、种好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种粮“一张图”,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减损耗,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前列。聚焦茶叶、中药材、皖西白鹅、麻黄鸡、水果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招引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乡村旅游走在前列。强化吃“旅游饭”意识,开发利用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培育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态,丰富乡村旅游度假产品,让旅游业成为增收富民的产业。推动“千万工程”建设走在前列。突出村庄美、产业特、市场主体强,加强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建设,着力把精品示范村建成集体经济强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快建设皖西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红色是六安的精神底色,绿色是六安的发展成色,红绿交融是六安最大的特色。六安将聚焦旅游强市建设,着力做好大别山红绿交融文章。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突出“两源两地”红色优势,加大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办好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不断提升六安红色文化影响力。加快发展全域旅游。聚焦“绿水青山、红色六安”旅游定位,着力推进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片区、江淮分水岭文化旅游片区、主城区文化旅游片区、淮河水乡文化旅游片区建设,打造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记者 唐欢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