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事,有时也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何以化解?最重要的,还是“公”字当头,抛开“私”利。本期选刊的来稿观点,不约而同给出了这个答案,值得基层干部们细细思索。
中央教育实践办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那么,你最希望他们学什么?如果你是“基层书记”,有什么问题要带到课堂?下期大家谈,请针对如何提高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开展讨论。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编者
人民公仆贵在“天下为公”
顾仁
一些党员干部口中念叨为人民服务,手里权力却为关系开门,为小圈子里的人优先行方便。这种让关系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做法,冷落了普通群众,也违背了公仆本质。习惯以隐情、私理取代公情、公理,胳膊肘往亲朋故旧身上弯,必然会损伤党的公信力、生命线。
“天下为公”。今天的党员干部,其本质是人民的公仆,理应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员。之所以背离宗旨、不能秉公办事,有人情社会的困扰、金钱物质的刺激,更在于为公为民的理念有所动摇,群众路线的根基尚不扎实。
回归为公的价值观,就要抓住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扎扎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践行,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严格的“三公”办事制度,即使有人想掺杂私情,凭个人意气用事,也难。
帮扶对象岂能“私人订制”
辛董超
对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其渡过难关、重回正轨,本是件好事,但具体操作中却发现,同等困难条件下,个别领导干部先行一步搞起了“私人订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名额分给了亲戚朋友,惹得群众议论纷纷。
许多时候,亲戚朋友也可能属于困难人群,也需要帮扶,但就算大家认可“举贫不避亲”,至少理由也应该更加充分,能摊在桌上。否则,在别人看来,是干部亲属的“光环”成就了加塞的便利,严重影响帮扶的效果,破坏了社会保障公平。是是非非面前,脱缰的权力会屏蔽民声民意、民需民盼。大笔一挥,可能留下的只是霸气,挥去的是民心。
帮扶群众若想一碗水端平,需从内外两面织密、织实制度之网。外因来看,制度既要上墙、又要落地。上墙是把帮扶数量和条件阳光化,防止暗箱操作。落地是要坚持民主评议,让有疑问的群众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解疑。内因来看,作为领导干部,应以法纪为准绳,不因亲疏而分远近,自觉抵制走后门,善于拒绝老熟人,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姿态维护好群众利益。
阳光办事打破“熟人关系”
贾振
当下,办事“找熟人”是不少人崇尚的行事方法,办事“唯亲”是少数干部的一种惯性行为。这就导致了“走后门”的歪风在一些地方盛行,甚至出现了一边痛骂“走后门”、一边又设法“找关系”的怪圈。这是现实社会的无奈,也反映了权力运行的失范。
不铲除这种根深蒂固的熟人社会歪风气,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能让干部真入心、让群众真信服?第二批活动正在蓬勃开展,是时候动手解决少数干部“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错误倾向了。没有熟人也能办事、办成事,有熟人而不合规定,就办不成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为熟人所困,不为人情所累。
一方面,活动应感化干部的内心世界,通过“心有公平秤、办事水端平”的案例,引导他们生成“敢破关系网、熟人圈”的勇气和魄力,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思,身为民所行”。另一方面,要实打实地改善窗口服务质量,尽可能简化办事手续,着力推进阳光公开,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用群众的他律促进干部的自律,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不找熟人找法律”的办事风尚。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