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迟、起步晚、总量小,这是我市工业发展难以回避的基本市情。与之相对,工业强市是我市坚定的战略、迫切的愿望、艰巨的任务。
发展时不我待。我市将2013年确定为工业突破年。
工业突破年,从哪里突破,如何突破?年初,我市选定了五个突破口:工业总量、企业规模、工业投资、产业发展、工业招商。“到2013年底,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发展后劲稳步增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这是工业突破年确定的主要目标。
一年即将过去,在悄然发力中,我市收获了一份厚实的年终成绩单。
企业群体的突破
规上企业再破千户大关
时近年底,来自我市工业的喜讯传来:在标准由销售收入500万元调高到2000万元后,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再次突破千户大关,达到1088户。要知道,这距2010年按老标准突破1000户,仅仅时隔三年。速度之快,彰显了我市中小企业蓬勃的活力。据了解,今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9户,居全省第三位,其中今年新建87户,居全省第一——这是名符其实的企业集群的突破。
大的更大,小的更多。这是一年来令人兴奋的印象。
今年8月,在市开发区中鼎产业园内,中鼎精工全部搬迁至此并全面投产;今年9月,在宁国开发区,中鼎集团的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开始小批量生产。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市工业的领军企业中鼎集团,继续加快扩张步伐,年产值已悄然逼近百亿大关——我市首家“百亿企业”指日可待。这又是一个中鼎领飞在前的“雁阵”:预计今年全市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8户,新增6户;超5亿元企业45户,新增10户。
“顶天立地”愿景可期,“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的“小巨人”在细分市场中准确定位,成长迅速。目前我市拥有11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主导产品无一例外均在行业占据前列,其中7家企业单项产品居国内首位。精方药业是其中之一,作为颈舒颗粒专业生产厂家,单品年销售收入1.5亿元,产量全国第一,目前企业在宣州开发区的新厂区已投产,预计年产值将扩能至5亿元。
规上企业批量化成长的背后,是我市产业集聚的不断形成。宁国耐磨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容器,泾县电机,郎溪特种设备,绩溪链条产业群等加速发展,凸显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在广德开发区,传出了一个企业生发一个产业的佳话:2011年落户的威正光电企业,专业生产电路板和LED光电产品,一年多时间,生产能力迅速达到50万平方米。在威正光电的吸引下,一批印制电路板等行业的企业纷纷前来,为此广德开发区专门规划建设了PCB产业园,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605亩。目前园内已签约落户PCB及配套企业近30家,其中正式投产企业8家,在建企业4家,基本上形成了玻纤纱、玻纤布、覆铜板、印制线路板、线路板加工运用成品的产业链。
我市产业集聚其实有着更为深广的基础。今年,我市新增4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至此,我市这样的专业镇已达15个。这里集中了3000余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09家。在绩溪县上庄镇,一批外出务工者年中结伴返乡,一下子办起了20余家徽墨、徽雕企业。上庄也以后起之秀的身份,跻身今年的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
同时,今年我市还获批6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占全省的8%。这是小微企业孵化成长的“摇篮”,共占地821亩,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小微企业“拎包入住”即可,目前已有129家小微企业落户。
工业投资的突破,决定着工业后劲的大小,增量的投入对于后发地区尤其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为突出招大引强,今年以来,我市与央企合作迎来突破,累计签约项目42个,目前在建项目17个,完成投资45亿元。8月2日,市委市政府在京成功组织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一次性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60亿元。这是我市与央企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范围最广的一次战略合作。
一年中,我市将122个包括技改在内的重点工业项目列入市级调度。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6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六位。郎溪博伟铸锻公司从事模铸钢锭的制造,属于装备制造业源头,也是国内机械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今年年产15万吨特种合金模铸钢锭生产线竣工投产,加工的最大单件可达120吨,设计产能和单件加工能力为华东地区之最。
年年都要当作突破年
我市将今年确定为工业突破年,这是工业强市的现实步骤,体现了时不我待、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工业发展上重点着墨、狠下工夫,面对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后劲也在积累增强。
尽管这一年初有战果,但工业突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谓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市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的基本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其中工业总量小、底子薄的情况尤为突出,唯有全面提升工业实力,才能实现全市经济的跨越,才能尽快改变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全市上下只有紧盯工业强市目标,坚定不移地持续发力,年年都当作突破年,保持连续突破的冲劲,才能获得质的突破。同时,面对我市发展工业客观条件并不好的现实,我们要在政策支持、企业帮扶等主观领域,付出加倍努力,要更加有所作为、先行突破,唯其如此,工业突破可期。
产业结构的突破
升降之中塑造全新版图
今年,我市铜加工、钢铁行业产值在全市规模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由最高时的31%下降到16%。这一数字的下降,是我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集中折射。
与这一下降相映衬,是我市新兴产业的迅速增长。到10月底,今年我市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4户,累计169户,实现产值179.8亿元,30.7%的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莱恩电泵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工业泵的高技术企业,综合实力排名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今年公司又获得了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这是我省首个获得该证的核三级泵制造厂商。核级泵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里,莱恩投入千万研发资金,历经五年攻关获得成功,为打造全省最大泵阀基地迈出了一大步。
另据统计,我市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支柱作用日益凸显,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已经上升至60%。
产业调整发展是我市工业突破的主攻点之一,新的产业轮廓日渐清晰。——我市工业产业正在塑造全新的版图。
在技术创新上突破,从“宣城制造”进而迈向“宣城智造”,又意味着我市工业正在打造升级版。
今年全市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50余项,共有158个产品获得省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安泽电工公司成功研发石油油井及原油输送管道加热用铠装矿物发热装置,这项产品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石油输送管道加热的技术难题,今年4月份投产后,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等石化行业,第一年即可实现销售收入6千万元。
我市一批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平台,并肩走在了技术创新的路上。保隆汽车配件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排气系统尾管,与通用、福特、大众、奥迪等知名厂家配套。企业建有省级技术中心,拥有专利20余项,今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了后副车架纵管,采用内高压成形先进技术,实施年产120万套轿车副车架及仪表盘支架的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今年,全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累计40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累计1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累计126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6家,累计17家。截至11月,全市申报发明专利1253件。
继博瑞特公司之后,宝泰特种材料公司今年也建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业内人士知道,院士工作站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争取难度较大。宝泰院士工作站在院士李东英的带领下,开展了高速引爆炸药布药工艺等多项新的爆炸复合研究工作,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金属复合材料及1500吨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线,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
随着我市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过去的一年,我市企业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宣酒集团、皖南电机等起草省地方标准4项,生信铝业、晶瑞新材料、中鼎密封件等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7项。
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2013年,我市建成“数字企业”177户,超额完成三年建设目标;建成“智慧企业”106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17户,宁国、广德开发区获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作为一家民爆行业企业,江南化工在IBM、SAP等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开发一套数字化民爆产业平台系统,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入库、销售、运输、使用等全过程的跟踪,涵盖产品服务追溯、物流管理信息化、爆破现场远程诊断等各个方面,这一领先技术成为行业样板。电子商务在我市也加快脚步,詹氏公司今年网上销售预计可达900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35%。淘宝宁国馆、宣城馆相继上线也是今年的两件新鲜事,实现了我市名优特地产品网上销售。
把帮扶作为突破口
进百家企业解千个难题
我市将今年定为工业突破年,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不期而遇。一年来,我市正是以工业帮扶的突破,寻求工业发展的突破。突破年里成绩的取得,是加倍努力的结果。
为实现突破年的既定目标,市委市政府实行挂牌督战,逐月逐旬调度。将全年“全市规模工业突破主要指标”、“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投资目标”,逐项分解到市直、各县市区和市开发区,按月公布各类指标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工业突破进度。
大企业的缺乏,是我市亟待改变的突出短板。针对我市工业现状,围绕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5亿元为目标,我市对32户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一企一策”、“一企一组”地分类扶持。31名市领导继续对口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各县市区相应出台重点企业帮扶机制。在寒来暑往中,“进百家企业解千个难题”活动方兴未艾,市领导逐个深入联系企业,现场了解情况、督查进度、解决问题。
中鼎集团是市委书记姚玉舟联系的企业,在9月2日的一次“上门问诊”中,姚玉舟书记对企业反映的中鼎产业园供电、供气、进口设备免税申报等六个问题,现场办公提出解决意见。次日,市政府分管领导便召开专题协调会,逐项明确解决方案,落实责任部门。7月23日,市长韩军到宣酒集团主持召开宣酒产业园建设办公会,对大门出入道路、企业用水等六个问题,一一制定方案、落实责任部门、确定完成时限。
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我市形成了交办-跟踪-督查-落实这一完整工作推进机制。——这也堪称今年服务企业的创新之举。
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九条措施言简意赅,不见套话大话,条条货真价实。其中,第“13条”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补助资金作出明确规定,第“14条”对年纳税超过500万元企业的补助资金作出明确规定。
各地在帮扶企业中,也纷纷亮出了精彩的自选动作。绩溪选调18名干部到企业挂职,郎溪开展“百名干部帮企业”活动,宣州区实行“六问”机制……
贝特公司总经理说,从前我们想找领导、部门解决问题都找不到人,现在好了,领导亲自上门送政策、送温暖。宝泰新材料公司负责人说,实行领导联系帮扶好,企业经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领导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一年来,对企业帮扶的成效上,也频现“突破”一词。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我市2户企业首次在俗称“四板”的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由于我市这项工作速度快,受到省里的表彰。同时,在俗称“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我市6家企业完成前期工作,近期有望挂牌,实现全省零的突破。江南化工成功发行4.5亿元短期融资劵,这也是我市企业破冰之举。
今年,我市首次组织45家企业青海行、甘肃行,开拓西北市场。组织郎溪一变与全省供电系统对接,企业电工产品列入了省供电系统的采购目录,由此获得了市场“准入劵”。
实际上,正是政策帮扶上的一个个突破之举,我市工业才得以在困难重重的年份,取得眼前的突破,酝酿未来的突破,迎接全面的突破。(杨庆文 记者 段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