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省160万名志愿者接过雷锋“接力棒”,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美好安徽的精神海拔—— “志愿服务”爱满江淮
“新时代雷锋”唱响奉献之歌
2月25日,合肥市新站区七里塘社区空巢老人家中,迎来10名社区志愿者,有的为老人读报,有的帮老人整理房间,有的打扫门外卫生,送上关怀和温暖。
“各位网友,请关注‘衣加衣’温暖行动,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在2012年春节的时候穿上温暖的衣服,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与老人带去一衣一鞋吧,给他人温暖其实也是给自己温暖。 ”去年12月8日,“衣加衣”志愿服务队在亳州论坛上的留言引起热烈响应,广大网民纷纷加入志愿团队。短短几天时间,“衣加衣”志愿服务队就收到1000多件爱心衣物。
这群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热心公益帮助别人的志愿者,被群众称之为“新时代雷锋”。他们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各条战线上都闪动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被人需要是一种快乐,既乐人,也乐己。志愿者都是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认为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淮北市杜集区朱庄矿穆强说。曾经受助于人的穆强,7年前成为一名志愿者。去烈士陵园扫墓、宣传文明出行、义务演出、抗震救灾……穆强多年来参与了上千次志愿活动。
又一个“雷锋日”来临,全省各地不断掀起“学雷锋”做志愿者的热潮。亳州市“春运暖阳”志愿服务队,穿梭于车站各个角落,主动热情地为旅客提供着各种便利服务;蚌埠市纬二路街道爱国巷“编外妈妈”志愿者服务队,为家庭困难的儿童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建立“一对一”帮扶,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关怀。
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常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注册志愿者超过160万人,我省志愿服务工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姜轩发、程新如、傅强、贾志如4人当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大爱中环”志愿服务团荣获全国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小红帽”情系农民工子女
“每天下午放学后,安徽师范大学的‘老师’都来辅导我们的功课,和我们做游戏,他们说他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我们觉得他们是戴着小红帽的好老师。”芜湖第十四中学学生张梦婷说。各级共青团组织针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组织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进行结对和接力帮扶,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姐姐,我舍不得你,你可不可以不走? ”“哥哥,你昨天还没有把剩下的故事讲完,我不让你离开。 ”……温情的话语,斑驳的泪痕,深深地烙在参加2011年关爱农民工子女暑期系列活动的志愿者心上。 2011年7月7日,团安庆市大观区委组织14名优秀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共青团大观区委员会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队”,通过温情支教、城乡儿童手拉手、厨艺大PK、城乡儿童生活交换体验、部队夏令营、趣味运动会、读书交流会、个人才艺秀、手工制作大比拼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特色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们度过了一个轻松快乐、充实难忘的假期。
据了解,2011年暑假期间,针对农民工子女暑期教育和情感生活的空白,团省委组织动员省属26所高校团委组建近1000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关爱农民工子女”团队,28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赴全省各地农村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服务农民工子女达50000多人次,“一帮一”结对6980对。
截至目前,全省共录入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2774所,结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2596所,服务结对农民工子女559952人,参与的志愿者达32万多人,先后向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总价值450多万元。
青年无疑是志愿者的中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小分队”深山支教义诊
“支教本身就是一次内心与灵魂的洗礼,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呼唤。农村孩子们知识层面狭窄,基础知识匮乏,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教是我人生经验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磨炼,在深山偏远地区播撒了爱心种子。 ”原宿州市第九中学音乐教师丁亚文说。
和丁亚文有着一样支教经历的王娟,曾两度赴四川深山支教,是我省“西部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安徽基层计划,是我省志愿者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自2003年开始,我省共招募1423名大学生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