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到9.47%,科技创新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省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充分利用长三角创新资源,与沪苏浙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有力助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提升。2022年,安徽从沪苏浙吸纳技术合同4175项、成交额约6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5%和134%,并分别约占省外吸纳的50%、46%,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
构建联合攻关体制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省一市采取“统一聚焦领域、统一征集需求、统一组织对接、统一开展评审、统一组织立项、统一拨付经费”的“六统一”模式,围绕企业和产业需求,构建常态化合作科研模式,聚焦难点堵点专项攻破。我省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分别立项国家级、省级联合攻关项目5项、63项,有效集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等沪苏浙单位的技术力量和科研成果,攻克了尺寸单晶硅棒制备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无人机视觉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等一批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实现产业应用。
围绕我省深空探测、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坚持市场为导向,一批联合攻关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安徽见行科技和中科院南京天文所联合研发的检测系统在郭守敬望远镜实现应用,中国电科38所与浙江省冶金研究院等单位成功研发的低残留物助焊剂,填补了国内高端微电子封装用助焊剂市场的空白。
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合肥国家实验室在上海设立基地,形成“核心+网络”联合攻关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按照“中心+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模式,联合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采取“一套机制、一个团队和一体化管理”方式谋划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联合共建省级创新平台。合肥智慧农业谷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浙江托普云农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传感器优势单位共建“农业传感器与智能感知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荃银高科、海螺集团、安利股份联合沪苏浙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水稻种业技术、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等领域省创新联合体,形成了“基础研发在沪苏浙、工艺提升和成果转化在安徽”的共赢模式。
持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力度。为共聚科技专家力量,我省与沪苏浙联合制定科技专家信息共享及使用管理办法,签订共享协议,吸纳沪苏浙专家1.5余万名。共享大型仪器设施。协同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沪苏浙20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34760台(套)科学仪器、2564家科技服务机构。共促科技创新券实施。在马鞍山市率先开展先期试点并完成首批资金兑付,抵扣额度达467.2万元,持续推动合肥、芜湖、宣城市创新券跟进实施。举办“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e路行”安徽专场线上活动,成功帮助安徽宏翔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对接沪苏浙等省市服务资源。共推技术对接交易。充分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科交会、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安徽科技大市场等平台,促进联合PD-L1 抗体的双特异性抗肿瘤抗体研发、AEC2.0系列航空发动机智能控制等一批领先技术引入安徽,为安徽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