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把握机遇、开创新局,需要我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迎着困难上、奔着问题去,挑起重担子、啃下“硬骨头”,不仅要破除畏难观念,还要勇于自我加压,变积势为动能,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安徽的事业是一章重要的篇幅。
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奋力建设“七个强省”,让现代化美好安徽发展蓝图早日在江淮大地实景呈现,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服务“国之大者”的职责与使命所在。
这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前方,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机遇与风险面前,畏难不进注定没有出路,迎难而上才能开创新局。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必须破除碌碌无为、甘于“躺平”的畏难观念,树立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奋斗意识,以一股拼劲、闯劲、钻劲,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敢于领先的雄心
把“非我所长”变成“最大增量”
虽然单从名称上看,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平平无奇,但它的另一个名字,足够响亮:“量子大道”。
“量子大道”短短几百米,坐落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九章光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越来越多原创性量子科技成果贴上了“安徽造”名片。
就在前不久,又一项量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安徽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10月,本源量子计算(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本源SL400国产稀释制冷机成功下线,这是中国科创企业的研发团队首次成功突破量子计算极低温制冷这一关键核心技术。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运行环境。掌握了这项技术,意味着在大国算力竞争中,我国拥有了更多主动权。
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还面临着诸多“卡脖子”难题。向最难处攻坚,安徽正在展现作为。
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装置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交互式空中成像技术助力全国抗疫。
一大批原创重大成果竞相涌现,刷新了世人对安徽科创实力的认知。此前外界对安徽的印象,多停留在农业大省、劳动力大省这些略显“土气”的标识。没想到安徽在“高大上”的科创领域,成绩竟也如此惊艳。
言外之意,搞科技创新,非安徽所长。诚然,长期以来,安徽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中一直是跟跑者、追赶者的角色。不过,这只是事情的一面。
非我所长,并非不可为也。
安徽深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对于后发地区而言,实现跨越式发展,抓创新是安徽必须有所作为且必须要有大作为的关键环节。
多年来,安徽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力抓好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建成“国字号”创新平台200余家,组建省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4家,着力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网络格局。
鼓励科技创新挖深井、栽大树,安徽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安徽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财政预算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2022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6%,支出总量居全国第4位。在研发经费投入上,2021年至2022年,安徽年均增长14.2%左右。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完善高层次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27项优待服务举措,先后出台国家实验室专项人才支持政策“18条”,制定科学中心人才“10条”,高标准打造19.2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引领带动全省人才平台能级提升……
为科技创新广聚人才,安徽不遗余力。截至目前,在皖院士39人、专业技术人才477万人、高技能人才196万人。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转化应用水平快速提升,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蓄势聚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截至 2022年底,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国家创新型城市总数居全国第5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多年来的深耕厚植,安徽科技创新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跨越,也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这一切都源于安徽在科创实力薄弱的时候,既保持了不愿掉队的焦虑,也没有放弃打造科技强省的雄心。
孜孜不倦的坚持
从“产业高端”迈向“价值高端”
11月17日,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
在这次车展上,安徽本土车企奇瑞汽车推出多款车型,引发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奇瑞一口气发布了16款新能源车型,正式宣告进入全新的新能源+燃油双线布局发展阶段。
国产造车势力中,奇瑞对自主研发的坚持,为其赢得了“技术奇瑞”的称号。奇瑞开始造车的时候,市场完全是合资车的天下。想在别人占据绝对优势的地方开辟自己的领地,困难可想而知。
不过,倔强的奇瑞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如今,20多年过去,奇瑞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力量代表之一。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就了当年那份倔强的价值。
奇瑞的故事,是安徽制造业不断升级壮大的缩影。
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制造业强则经济强。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制造业规模偏小、水平不够高端、质量效益不优曾长期制约安徽产业实力。
安徽要快进、要争先,做大做强制造业是必须攻克的又一难题。敢同先进比高下,敢同自己过不去,全力抢占制造业赛道,安徽再次迎难而上。
心无旁骛把制造业搞上去,成为全省上下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版图中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作为“首位产业”的汽车业率先取得突破。现在的安徽,除奇瑞、江淮外,已集聚蔚来、大众、比亚迪、长安、汉马科技等整车企业。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101.2万辆,增长35.2%,占全国的7.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4.2万辆,增长61.4%,占全国的9.5%。
亮点不止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光伏、新型显示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同构筑了安徽产业实力跃迁的基底。其中,2022年全省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1954.9亿元,同比增长118%,居全国第4位。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470多家,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新型显示产业居全国首位,全球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
生物医药产业是最具成长性、最能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方面,安徽后发先至。
今年6月中旬,安徽迎来一批中亚客人。中亚议会政党干部联合考察团来皖访问期间,专门去了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实地察看了“皖产”重组新冠疫苗原液车间。
“原来我们用的疫苗,就产自这里。”考察中,一名乌兹别克斯坦议会成员竖起了大拇指。
2021年3月,智飞公司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同月,第一批100万剂疫苗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根据2022年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安徽综合排名居全国第六。“皖产”疫苗走出国门助力国际抗疫,写下了安徽建设制造强省的最新注脚。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深知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拿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是安徽孜孜不倦的追求。
农业要强,关键在做好增值文章。安徽发力的方向是“三头三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
深秋时节,桐城市龙眠山上油茶树枝繁叶茂。望着长势喜人的油茶果,安徽龙眠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纪明清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只卖油茶籽,一亩地只能收益2500元左右。但加工成山茶油,每亩收益能有七八千元。”纪明清关于亩产收益的算法,一头一尾对比鲜明。
这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模式。该公司建成了年产7000吨的茶籽压榨、精炼等生产线,并建有可存储2500吨山茶油的油罐,形成了集种植、规模化深加工、产品研发与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油茶百强企业。
从一个企业看整个产业,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5∶1,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
“头尾呼应”,正在重塑安徽农业发展格局。
接续奋斗的担当
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不好,现在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自来水!”在蚌埠市怀远县包集镇余庙村,村民王宇边做午饭边高兴地说。
一碗水的变化,来自于一项大工程的实施。
202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民生项目部署推进。工程分两阶段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届时皖北28个县(市、区)3000万群众将喝上干净的地表水。
安徽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成色如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上。面对兜牢民生底线与推动共同富裕的双重任务,作为一个发展中省份,要在更深层次增进民生福祉,安徽的压力不小。
怎么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安徽连续多年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前10个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65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0%、7.1%。
而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支出4.9万亿元,平均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年均增长9.4%。
厚重的民生账单,兑现的正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其中,既有动态实施的民生实事,也有像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这样多年来持续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
11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一则公示在安徽人的朋友圈“疯传”。根据公示,教育部拟同意新设安徽公安学院、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看到消息,我们兴奋了一晚上,朋友圈全是‘撒花’庆祝的表情。”和记者通电话时,合肥学院经管学院学生唐君瑶仍难掩兴奋劲。
学院更名大学,虽一字之差,但标准设置极为严格。办学规模、硕士点数量、国家级奖项、重点学科等代表办学实力的硬指标必须过关。
安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优质资源偏少、高水平大学稀缺、省属高校竞争优势不突显等问题,长期制约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强安徽高等教育势在必行。那安徽靠什么来破解这一难题?
“省级财政每花出10块钱,就有1块钱是给到了本科高校。”在一次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联组会议上,省财政厅负责同志如是介绍安徽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在缩小本科高校生均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方面,安徽明确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年均增幅达到6.6%,超过全国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
给钱还给编。安徽探索建立了“省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先后在24所本科高校和6所高职院校试点,累计确定周转池编制8546名,为全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为了建设更多好大学,安徽真的很拼。
从这点就能明白,这两天人们的兴奋,绝不仅是为了两所学院即将“升格”为大学,更多是欣喜地看到安徽高等教育能级的提升。
上好学之外,就好医是群众的又一期待。老百姓的求医难题,集中体现在看病难、看病贵上。
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安徽敢闯“深水区”。
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医药分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安徽着力把医疗服务水平提上来,把医药价格水分挤出来,把医保管理体制顺起来,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之前左侧换了一套人工髋关节,报销前花了5万多元。现在纳入集采后,价格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左右。”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完右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看到医院的发票,界首市民韩艳直呼不敢相信。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们深深懂得,发展不仅是国家的宏大叙事,也关乎个体的切身利益,是具体而微的。
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力,安徽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