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出台了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着力解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部分存在的标准不科学、程序不规范、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明确各项工作“谁来做、怎么做、什么时间做、做成什么样”,让预算绩效管理有了统一的“标准尺”。这样的创新实践反映了各地不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走深走实。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各地已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伴随改革持续深入,预算绩效管理也面临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比如在一些领域和地方,绩效目标不够科学精准,绩效运行监控流于形式,绩效评价结果用不好甚至用不上等,导致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前,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一些地方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预算绩效管理本身要更加讲求“绩效”,才能充分发挥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的作用。
在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机制保障和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绩效”更需从精度上想办法,在细节上下功夫。安徽此次的创新尝试正是抓住“标准”这个关键点,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精度。像这种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关键点还有不少,比如面对评价项目和领域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如何打造更专业的人才队伍;在探索开展新出台或到期延续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时,如何设立更精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如何更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等等。各方要深入实践,找准影响预算绩效管理能效的“关键细节”,想方设法提高改善。
要让预算绩效管理更有“绩效”,还需把评价结果更充分有力地用起来。近年来,各方不断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但在一些实践中也存在强制性、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扫清障碍、铺平道路。要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真正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评价结果被充分有效运用,才能进一步提升各方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评价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带动更多专业人才和智力资源投入其中,形成“绩效”的良性循环。
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在实践的深化中不断强化。要让预算绩效管理真正迈入提质发展新阶段,既要有改革创新的魄力,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让工作更细一些、探索更实一些、合力更多一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