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做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时间:10-12 11:20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走进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开设个人实名账号,上传自己的系列讲课视频,立足各自专业,传播科学知识和信仰,赢得一众好评。

这些老师中,既有“80后”“90后”的青年才俊,也有年逾八旬的院士专家,可谓少长咸集。这些网课中,既有热门的国际关系和财经观点,也有看似冷门的海洋地质和文史哲学,可谓琳琅满目。

网课早已有之。但相比习惯被圈养在某一网络角落的传统网课,这些网课主动选择到五彩斑斓的网络视频平台上和其他圈层内容争眼球打擂台,它们破圈赢得众多青少年的喜爱,使正能量成为大流量。综观这些广泛传播的网课和备受关注的老师,既有知识的普惠,让青少年在知识上解渴,更有精神的播火,在娓娓道来中达致青少年思想上的解惑、精神上的解忧、心理上的解压,增强了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有研究显示,青年人身体成熟提前,但心理“断奶”推迟;整体知识水平提升,但思维偏见和极端思想增多;生活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但精神空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缓解。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思政、生活思政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面对被称作“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如何增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在他们日常网络生活中的渗透力和话语权,如何透过网络视频平台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培养造就更多的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视频网站上那些备受关注的高校老师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汲取。

勇于场景切换。青少年常常围绕新兴媒体、社交媒体构建和守护自己的网络小世界。做好青少年的网络思想引领工作,越来越需要实现场景的转换。从官方构建的网络主场景走向青少年自发集聚的主场景或者网络平台构建的文化圈层主场景,从官方意识形态宣传主场景走向更为广阔的青少年网络生活主场景。只有勇于切换场景,善于走进以他们为主的网络生活场景中去,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和他们形成“自己人效应”与同频共振,进而实现和学校教育同向同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才能更好沁润青少年的心田。做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就要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贴近青少年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思想情绪,借助青少年关心之事来宣传党的主张、帮助他们梳理自身驳杂不清的思想世界,实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他们成长成才需求的内在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交融和思想的引领。

恒于内容硬核。社会信息化时代,各类资讯、观点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然而随着新兴媒体竞争的白热化,内容深度日渐成为跨圈博得逐渐成熟的用户欢心的刚性要求。诚如有up主所言,自媒体已进入硬核内容比拼的时代,能持续硬核者得天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专业老师的长年学术积累和教研优势凸显了出来。诸多热门网课之所以脱颖而出,持续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无一例外皆源自这些老师长年教学研究的信手拈来和厚积薄发,皆源自他们恒于硬核内容输出的坚定执着和口碑积累。任何红利都有窗口期,唯有才华没有窗口期。做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就要戒骄戒躁,扑下身子深耕内容,坚守优质内容,持续硬核输出,方能久久为功。

善于话语转换。道不远人,但话语会远人。青少年伴随成长对简单生硬的说教越发抵触,喜欢从感兴趣的话题、感性化的呈现中自己去领悟。因此,有趣的表达与硬核的内容至少同等重要。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要透过网络更好沁润青少年心田,就要找准话语的切入口,实现话语之变。思想政治工作不在话多,在于抓住要害、话语走心。做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就要善于运用青少年熟悉和喜欢的话语方式和话语素材,进行思想表达的话语转换,避免一些青年戏称的“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以及远离青少年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问题。要善于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那个年龄特征上提问题、抒感慨、讲故事,层层递进、水到渠成,而不是一下子腾空跳到正确结论上去。华中师大戴建业教授在讲苏东坡的诗《自题金山画像》时,结尾处这样总结:“正是在苦难中间成就了苏东坡的伟大,在磨难中间成就了苏东坡的潇洒。朋友们,我们一帆风顺,既不可能也不可贵。如果你在不幸的时候,或在工作中有什么挫折的时候,读一下苏东坡,你可能就洒脱了。”他微笑着把很多青少年讲“泪目”了。网友纷纷留言:“升华了对人生的理解”。

乐于人格示范。网络有人设,但网课现人格。一堂好课,彰显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观点和思想,更是一位师者三观、修养、格局等多方面的综合呈现。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82岁时9天时间里完成3次南海下潜。他在网课中坦言:“我是排好表的,在85岁以前我做哪些,后面如果我还活着,我要做哪些。所以我现在最缺时间。”一番话瞬间征服众多青少年网友的心。戴建业教授在讲苏东坡悼亡妻的《江城子》时眼中带泪、声音哽咽,几近讲不下去。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段视频首播时,恰逢戴老师的夫人因病离世不久。戴老师对夫人的深情,感动无数青少年。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做中国精神的网络播火者,就要德高为师、行为世范。唯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而不是虚假的网络人设,才能长久感染青少年、赢得青少年。

(作者:肖晋,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