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创城引“凤”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韩畅 发表时间:02-01 09:19

编者按:

过去的五年,是安徽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安徽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顶住了压力,经济稳步增长、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日,本网推出系列城市观察特稿,选取省内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样本,从区域发展、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开放创新等角度反映安徽抓改革、谋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的是宣城篇—《宣城,创城引“凤”》。

不久前,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揭晓,宣城高分上榜。

对待家乡的创建工作,宣城人有着很深的认同感。85岁的郑武汉老人感觉小区环境改善明显,撰文给宣城日报《市民话创建》栏目,给文明创建点了个大大的赞。

在宣城的一次活动中,记者刷手机时看到一则新闻《小学生鞠躬致谢“车让人”》,同桌的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施先生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儿子,正巧被镜头拍到了……很多人都这么做。”

创建为民,民为创建。这或许可以解释,宣城为什么“创什么成什么”——2017年7月,创成“国家卫生城市”、9月创成全省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1月创成“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仅仅一年,宣城创出3个“国字号”荣誉,在安徽堪称现象级。

乡村活动室

作为安徽最晚撤地设市的城市,宣城工业底子薄,旅游业起步晚,“先天”不足并不影响宣城的“创城”豪情,全面开展“六年并进、六城同创”以来,收获了“国字号”荣誉30多个,社会文明迈上了新台阶、综合发展水平进入了新层次。

融入长三角,地处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宣城逐步完成了“筑巢”向“引凤”的转变——目标朝东看,步子朝东迈。

一年创三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李白笔下的宣城是孤独的,孤独到与山才能道出心事。相比流传千古的后一句,宣城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安对前一句感触更深。他说2000年撤地设市那会儿,宣城的境遇,恰可用“孤独”来形容。

“区划调整时,北部国营水泥厂、钢铁厂等一批工业项目被划走。除了沿海地区留下的老三线厂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下辖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七个县市区,除县级宁国市经济发展形势相对迅猛,其他县区‘成绩平平’。那时,宣城除了农业,没什么拿得出手。”

上世纪60-70年代,安徽省内缺粮首推“宣郎广(宣州区、郎溪、广德)”、“定凤嘉(定远、凤阳、嘉山)”。经过多年发展,这些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宣城撤地设市后,眼瞅东部发达地区工业飞速发展,“宣郎广”却依然甩不掉农业大县的帽子。

徽派古村—国家AAAAA级龙川景区

宣城南部小县旌德、绩溪同样遇到“成长的烦恼”。两地过去属于老徽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然而,黄山不断走向世界,旌、绩却淹没在其光环之下。特别是旌德,从黄山市区上山尚有50公里,从旌德只需20公里,成千上万的旅客借道旌德走进黄山,却总是忽略该县旖旎的自然风光。

“城市各项工作都处在安徽中下游,退无可退。不创是零,创了就是进步。”刘平安认为,落后是宣城“创城”初期的直接动机,“创”不仅是创新,还包括创建、创造,是广义的“创”。

刘平安印象中,宣城主政者对“创城”的传承是一以贯之的。自撤地设市起,“生态立市”就存在于城市的发展战略中;2013年,宣城市提出“六年并进、六城同创”,随后几年,虽然主要领导数次调整,但该战略始终坚守如一。

“创城”离不开城市原有的底色,更离不开“创城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宣城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高规格创建指挥部,内设“八组四委”,均由市厅级领导挂帅。“我们把文明创建作为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来实施,设立红黑榜,对两次上榜者不仅采取罚款措施,由创建指挥部领导联系其所在单位,以此增强监督震慑力。“宣城市文明市建设办常务副主任梁能文说。

宣城市六城同创,一举获得成功,引来舆论瞩目。“过去默默无名,现在突然之间冒出来,引人关注。这是很多人对我们的评价。宣城从追兵逾越为标兵,成为文明创建领域的一匹黑马。”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宣城市委书记韩军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宣城紧紧以增加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坚持创建为民的宗旨,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近五年,宣城市投资了近800亿元重点抓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城市与农村齐抓共管,184个农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建设。

“追兵”变“标兵”,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宣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正是该市“创城”工作的缩影。

皖南“川藏线”

闯出来的“东向”经验

创城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环境更美了,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了,困扰宣城多年的短板渐渐补齐。

三年前,张仁军从江苏昆山移居宣城广德经济开发区。如今,他的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爱人也在当地买了社保。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公司40多名管理人员,不少人在广德买了新房。

“当初,在昆山,没有土地和相关配套支撑公司发展空间,来到广德,这里统一规划了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张仁军说,区内PCB产业园吸引了50多家来自苏浙沪的企业落户,已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以“创城”为抓手,宣城不断修炼内功,在“向东看”的过程中,博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向东看”,提出全方位等高对接江苏、浙江、上海的战略。有着天然地理优势的宣城,自然成了场上的“前锋”。

对接苏浙沪,宣城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从华东版图上看,它是唯一与江苏、浙江都毗邻的城市。一条几十公里、沿悬崖绝壁开凿的徽杭古道,忠实记录着胡雪岩等一批宣城籍徽商走出大山、迈进苏浙沪的印记。

“地相近,人相亲。”说起宣城与苏浙沪的历史联系,宣城市直机关的一位干部如数家珍。他说,从春秋战国时起,宣城在地域上就同浙江、江苏有过多次交叠。改革开放后,纵有百般亲近,宣城同苏浙沪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当时,有人感叹“辉煌徽商,只剩历史”。

捞制世界上最大的“三丈三”宣纸

20年前,人民日报刊文《山这边,山那边》一文曾引起轰动。文章称,宣城郎溪县和常州溧阳市交界的伍员山,山两边的自然条件相似,民俗相同,但发展的差别却很大。当时,文章引发了宣城乃至安徽的大讨论。

学习、对接苏浙沪,这是摆在宣城人面前迫切的现实需要。怎么学?还用几十年前旧思维去学?这方面,宣城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7年10月,连接扬绩高速,由郎溪通往溧阳的S202溧张路凌笪至省界段建成,这条新开通的道路,是“山这边”主角郎溪县通往苏浙沪的重要通道,也标志着郎溪县连接苏浙沪的跨界交通项目日益完善。

从这些新路上最先走出去的,是郎溪县选派的24名年轻干部,他们分赴江苏溧阳、溧水、江宁、上海松江等地,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挂职学习。

干部走出去,项目拉回来。去年11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郎溪经济开发区设置了225平米的展位,共有8家企业参展,主要来自苏南浙北。据统计,去年1-10月,郎溪县新签项目中,苏浙沪地区项目共有106个,占比65.8%。

如果说郎溪对接苏浙沪的方式是“筑巢引凤”、承接产业转移,那临近的宁国市则是将它们先进的管理体制转化为内生发展动力。

宁国市委书记王普表示,起初,宁国借鉴“苏南”模式大办乡镇企业,实现了由农业贫困县向全国百强县的跨越;后来,宁国学习“温州模式”,推进企业改制,实现了从乡镇企业大发展向民营经济大繁荣的转身;如今,“东向”发展大潮中,催生了宁国“四大名旦”等一批乡镇企业崛起。宁国已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尝试以科教力量促进转型发展。

“宁国经验”、“广德速度”、“郎溪现象”,一部县域经济传奇最终汇入宣城史诗。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如今的宣城,比任何时期都清楚自身的定位,持续开放发展的同时,通过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不断增强内功。

2017年,宣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实现“三个千亿”跨越。

全域旅游“无中生有”

“东向发展”承载着宣城“走出去”的梦想,生态立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则彰显着宣城“引进来”的雄心。

最新数据显示,来宣城旅游的游客构成中,苏浙沪游客占了85%,这片魅力之土俨然成了苏浙沪人的“后花园”。

随着“创城”打下的深厚基础,宣城已开始显示出自身的魅力。

“学习湖州,对标舟山、衢州。在发展定位上,宣城已经与临近的苏浙沪城市‘赛‘上了。目前看,生态环境方面是宣城最易弯道超车的。”浙江省景评委专家组成员朱跃武是宣城人,如今在杭州工作。在他看来,一系列“创城”工作将宣城生态自然资源拧成了一股绳,品牌效应初显。“生态方面,长三角部分城市‘城市病’开始加剧,与宣城的差距正在拉大。比如,宣城的南漪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反观长三角诸湖,城镇密集带来的是湖岸景观人工化,最终导致湖泊水质恶化。”

安徽“川藏线”风景——皖南喀纳斯醉美红杉林

最近,皖南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意外“火”了。这条道路贯穿宣州、宁国、泾县、旌德等地,因为景色优美、奇峰险峻,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已亲切地称之为“皖南川藏线”。

风靡全国的旅游线路,实际上刚过完三岁“生日”。2015年,安徽省自驾游协会在宣城举办活动,途径青龙乡时,意外发现山路陡峭、沿途风光旖旎、神似千里之外的川藏线。“朋友圈”里的皖南川藏线越来越火,宣城市旅发委趁热打铁,将其包装成精品旅游线路。

“‘无中生有’的皖南川藏线是宣城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结晶。”宣城市旅发委主任周小红说,宣城钟灵毓秀,景点不少,但离黄山、九华山等一线“大牌”尚存差距。“宣城文化气息厚重,敬亭山被称为‘诗山’,桃花潭留下了《赠汪伦》等佳话,人文底蕴与秀丽风光相融合,产生的效果1+1 > 2。基于这些现状,宣城全域旅游战略应运而生。”

着力打造小景区配套、服务,提升景区间的交通便利性,打通大景区“最后一公里建设”。宣城市将散落在全市各地的景区串联起来。

2017年,宣城重点推进皖南川藏线沿线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观景平台、自驾游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当其他地区仍聚焦景区旅游时,宣城却将目光投向自驾游这一新兴业态之上。

“提升景区综合实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宣城旅游的面子,践行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立市则是其里子。”宣城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前十五年,宣城的发展历程中“生态立市”从未缺席。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是宣城“生态立市”“六城同创”的丰硕成果,也是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的注解。

离开发展谈环保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则是竭泽而渔。绿色发展大背景下,宣城旅游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中国宣纸文化园全新开园 尹建生/摄

2017年,宣城市“文房四宝节”期间,笔墨纸砚“四小宝”吉祥物专营店共计签下订单380万元,实现了人气与经济的双丰收。

“宣城拥有文房四宝各类企业620家,年产宣纸900吨、书画纸8500余吨,年销售额约15亿元……”2017年的“文房四宝节”开幕式上,宣城市市长张冬云对文房四宝产业各项数据倒背如流。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为宣城文化旅游站台,2017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张冬云连用7个排比句推介宣城,引来台下观众一阵叫好。

在重要场合,大力推介宣城旅游,已成为宣城市委市政府上下约定俗成的动作。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宣城把“生态立市”放在发展战略首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中探索生态文明的宣城样本。

生态建设踏石留印,绿色发展一马当先,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文化生态之城初见雏形。2017年,宣城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总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三位、第一位。

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为总抓手,宣城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人才兴市、乡村振兴“六大战略”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面小康、全域旅游、城市品质、乡村振兴6个“1号工程”,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城品质持续提升。

徽杭古道承载着宣城的过往,皖南川藏线勾勒出宣城的当下,即将形成的综合交通网则寄托着宣城的未来。随着商合杭高铁、杭黄高铁、杭临绩高铁持续推进,宣城从县县通高速向县县通高铁迈出实质性步伐,其“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也将更加凸显。(人民网-安徽频道 韩畅)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