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安徽首个“淘宝村”:
每天在撕胶带声中醒来 在“滴滴”地客户信息声中入睡
李园村是我省首个“淘宝村”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每天一早,在泾县丁家桥镇的李园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传出“哧拉哧拉”的撕胶带和打包裹声音;下午三四点钟,一辆接着一辆快递公司车辆就开到这里,挨家挨户将一包包宣纸或书画纸搬进车厢,发往全国各地;到了晚上,店主们几乎都是在“滴滴”的信息中入睡的。
丁家桥镇是宣纸鼻祖曹大三的故乡,当地也以宣纸和书画纸的制造和销售远近闻名,全国7成的书画纸都从这里发出,镇子里的李园村有1000多户人家,其中有200多家从事电商销售。从2016年起,这个小村庄就成为了我省第一个淘宝村,双十一在即,每家商户都憋足了劲,迎接这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到来。
包敏然正在整理自家的宣纸货架
医学院毕业却做起了宣纸的电商生意
在李园村,包敏然正在自家的库房里清点宣纸和书画纸的数量,他的妻子则坐在电脑前,不断在“旺旺”上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
包敏然今年26岁,3年前刚刚从皖南医学院毕业。做宣纸是包家的祖传手艺,从他的爷爷辈就开始做纸,这门技艺传到了父辈,但是到了他身上就没有再继续了。
2014年,包敏然还在上大二,由于学的是信息专业,他早早接触到了电商。2015年,他在淘宝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开始尝试着在网上卖家里做的宣纸。“第一单淘宝生意是把2刀宣纸以400元的价格卖给了身边的一名朋友,当时有点激动,这算是我做电商的第一步。”
大学毕业后,包敏然回到家里,和妻子一起,专心开始做淘宝生意。2016年,他的营业额每年只有三四十万,到了这两年,每年营业额都在百万以上。“做宣纸非常苦,夏天车间里六七十度的高温,一般人是受不了的。按照家人的想法,我应该毕业后找一家单位安心上班,不要再继续宣纸这门手艺了。如果没有做淘宝电商,我可能真的就走上这条人生轨迹,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
距李园村不远的小岭村在2017年也入选了淘宝村,双十一前夕,村民徐洪秀也正在自家的店里紧张地准备。十多年前,高中毕业的徐洪秀从外地嫁到了小岭村,也开始做起了在电商平台上做书画纸和宣纸的生意。“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也只能做十几单,后来越做越好,现在每天可以做上百单。”徐洪秀告诉记者。
“2016年第一个双十一让我印象太深刻了,从早到晚,全天几乎要忙疯了”。包敏然和记者算了一下,双十一当天他店铺的销量几乎是平时的8到10倍。“忙到什么地步,淘宝旺旺的‘滴滴’声就没有停过。”包敏然的妻子告诉记者,当时她在书房里负责客服,包敏然在外面打包发货,两人来来回回沟通很麻烦,最后她干脆抱着笔记本电脑,到院子里“现场办公”,这边下了单,那边丈夫就立即打包。
第一个双十一,徐洪秀也是手忙脚乱,从零点开始,旺旺的“滴滴”声就一直响,她和丈夫打包发货到凌晨四点,随后睡了2个小时,6点钟又起来继续接单发货,全天两人就没有停过,一直到夜里12点才躺下。“这天我店铺的销量是平时的10倍,刚开始就很兴奋,从没见过一天能有这么多订单,到了最后就是麻木和疲惫,只想躺下好好睡一觉。”
村里1000户人家 五分之一都在做电商
包敏然和徐洪秀只是丁家桥镇做宣纸电商的一个缩影,这里宣纸和书画纸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46家,全年宣纸书画纸产值达8亿元,其中书画纸年产量10000吨,占全国的70%以上。
丰富的产品基础给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从201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行业宣纸书画纸的经营户逐渐意识到靠以前“家有厂、外有店、背货跑”的传统营销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少数年轻人开始关注电商平台,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试探性的进入电子商务领域。通过几年的发展,丁家桥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电子商务的行列。
李园村党支部书记双斗斗告诉记者,村里1000多户人家,200多家都在做电商。“2010年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开始电商创业,一直到201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李园村可以算是见证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全过程。”
村民正在给宣纸打包准备发货
而在丁家桥镇,截止2018年底,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户达400余户,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电商经营户10多家,500万元以上电商经营户5家,全镇电子商务年销售收入约1亿元,年发货量达300多万单。
2016年李园村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定为安徽省首个“淘宝村”。2017年李园村、小岭村双双入围“淘宝村”行列,目前丁家桥镇“淘宝村”数额占全省总数的1/3。经过几年的发展,丁家桥镇在镇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名列前茅,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淘宝小镇”。
一个电商产业带活了一条产业链
电商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包敏然的家里,还摆放着灯架,布光灯等各种室内摄影器材。“刚开始做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产品都是用手机拍的,店铺也不会设计,现在看来简陋地可笑。”包敏然拿着一个相机,“当时一时兴起,就买了相机想拍好一点,现在发现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做比较靠谱。”
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给商家的产品拍照,做网页设计等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现在我们推出一个新款产品,有专门的人拍照,做美工,甚至还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来帮你推广。”
为了让自家的产品卖得更好,徐洪秀还专门从杭州聘请了一个运营团队。“他们也就是三四个人,从产品的包装到推广到广告词的设计,甚至连图片怎么拍都有讲究。”聘请这个团队的费用不低,是营业额的3个点,一年下来得十几万,但是徐洪秀觉得这个钱花得值。“经过他们手设计的产品包装,推广效果非常好,能比平时多出一倍的销量。”
不仅要靠团队,店主们也得自己学习各种电商运营知识。“产品怎么上架,怎么布局,店铺如何引流,这些都是我要掌握的。”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现在包敏然说起这些专业知识已经“门儿清”。
除了设计行业,在当地,物流行业也被极大带动了起来。在邮政公司的物流中心,仓库里摆满了货物,工作人员正在往一辆辆货车上紧张装货。负责人薛东告诉记者,每年双十一,每天大概有18000件货物需要装车运走,送到位于芜湖的物流中心,这样的状态从双11后会持续一周时间。
从物流中心出发,货车可以到达每个村,在李园村门口的公路上,各家快递的车辆往来穿梭,每天上午来送货,到了下午来拉货,已经成了固定的规律。“现在很方便了,有顾客需要什么品种的书画纸或者宣纸,一个电话,就可以很方便地配送到。”包敏然说。
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提升当地百姓的收入。据介绍,在丁家桥镇,电子商务及周边相关从业人员2000余人,为电商提供加工产品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60多岁的村民也来服务中心听电商培训课
为了扶持电商产业的发展,泾县政府建设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电商中心二楼有一间宽敞的教室,工作人员刘阳正在忙着给学员们准备课程,她告诉记者,服务中心定期开设各种免费课程,帮助村民掌握电商相关知识。“从拍照,到剪辑,PS,只要与电商相关,我们都会涉及到。”刘阳介绍说,来学习的村民年龄分布很广,下到20多岁的年轻人,上到60多岁的老人,都来上过课,有人还特地从外地开车赶来。“总体来说,以35岁到45岁的中年人前来学习的最多,他们有创业的需求,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容易上手。”当地的宣纸、书画纸等文房四宝和农产品,都成了畅销货。
为了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2016年底泾县电子商务协会丁家桥镇分会成立,吸收会员60多户。在2017年成立了由多部门参与的丁家桥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切实帮助电商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并建设成立丁家桥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小微电商经营户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具。 《丁家桥镇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也随之出台,希望依托宣纸书画纸特色产业这一优势,加强产业引导和扶持,发展壮大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拓展电子商务产业领域,制止无序竞争,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双十一又要到了,你有什么愿望吗?”在采访中,记者问了包敏然这个问题。“当然是希望产品大卖,累一点也值得。” (记者 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