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扶贫路上的文学力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17 16:48

一觉醒来,诗人高凯发现,自己写的《在临潭我就想撸起袖子拔河》被朋友们转疯了。“临潭的朋友告诉我,大家都在转,觉得这首诗提气,写出了咱们临潭人拧成一股绳、拔掉穷根的决心。”高凯说。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于诗人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采访时的见闻,在鼓舞士气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真的准备来一场万人拔河比赛。

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脱贫攻坚队伍中。

记录下这场贫困斗争史

如果不是被选派到四川省脱贫攻坚验收考核抽查组,作家章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写出《迎风山上的告别》这部小说。“我的创作之前很少涉及农村题材,但是到眉山市仁寿县、达州市开江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等精准扶贫一线一看,‘脱贫攻坚’这个大词,一下子具体了。”章泥说,“在调查走访中,我发现自己已经深入到现实的褶皱和细节里了,创作冲动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在海拔4000多米、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高寒山区,在焕然一新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在一个个炊烟袅袅的村庄、一户户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章泥亲眼见证了贫困户们今非昔比的生存状况、扶贫干部艰苦细致的“绣花功夫”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真情投入。陈贵群一家观念的转变,残障兄弟陈又木、陈又林被送到特教学校的情节,贫困户对“第一书记”小武的热爱,都有真实的故事原型。

丰盈广袤的社会现实给了作家创作的素材、灵感与动机,也点燃了他们忠实记录扶贫工作中感人细节的热情。

一天中午,高凯一行结束在临潭县术布乡藏民龚永平家的采访,坐到小餐馆准备吃饭,发现平时负责点菜的临潭扶贫干部全志杰不见了。找了一圈发现他正在复印店里给几张奖状覆膜。

一问之下才得知,全志杰发现龚永平家三个孩子的奖状贴在墙上,时间一长已经被烟火熏黑了,他摘下这18个奖状,给它们覆了膜保护起来。扶贫干部的暖心之举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下子懂得了珍惜荣誉,这件小事也被记录在高凯正在创作的报告文学中。“孩子们回家看到奖状都‘穿’上了新衣裳该多么高兴!”高凯说。

在实地采访中,作家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作家老藤的《战国红》写辽西一个叫柳城的小乡村,以陈放为代表的3位驻村扶贫干部在治赌、办书屋、建企业、打井、栽杏树、引自来水等一系列扶贫工作中化解矛盾,村民在脱贫过程中,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小说为什么落脚在贫困户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老藤说:“《战国红》主要突出了本村年轻人在扶贫中的成长,这是我在采访中受到的启发。扶贫关键在于扶人。尤其那些处于凋敝状态的村落,建再好的房子、修再好的路、办再好的企业,如果人没有改变,项目没有本地人接手,这种发展也不可持续,扶贫干部一走,一切喧嚣又会归于沉寂。”

“当代作家的创作,某种意义上就是制作‘时间胶囊’。”作家赵德发说。文学在为历史存证的同时,将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传递给更多读者,同时也坚定了扶贫工作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这种润物无声的宣传,为脱贫攻坚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老藤说。

发挥扶志扶智的特殊作用

2019年5月21日,云南昭通学院的同学们迎来了两位著名作家——叶梅和弋舟。在题为《有一些善恶终将由文学流传》的讲座中,叶梅说,“文学要洞察生活,见证善与恶,不能让恶成为毒气弥漫在茫茫人海中,也不能让善淹没在不断流淌的长河里”,向同学们分享了她对文学道德观的理解。

这是中国作协社联部的品牌活动——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的特殊一站。昭通地处云南东北,贫困人口多,却涌现出以“昭通作家群”为代表的诸多作家,形成独特的“昭通文学现象”。

“文学公开课是一项播撒文学火种的公共文学服务活动。在昭通这一贫困地区举行,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直面名家,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文学梦。”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霄明说。

除了向贫困地区输送新鲜思想与文化知识外,一些作家还直接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文学组织,让点燃的文学之火长明。

四川作家税清静2014年3月到乐山市金口河区挂职,他发现这里的文学力量十分薄弱,文联、作协都没有,于是牵头组织起金口河区作协。一些基层作者的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民族文学》等国家级刊物。彝族女青年邹燕以前是金口河的一名环卫工人,因为热爱文学,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金口河电视台记者,后来又担任了金口河区图书馆馆长。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改变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才能和贫困永远说再见。各级文学组织正充分发挥文学扶志扶智的作用。

在中国作协对口帮扶的贫困县临潭县,一批批作家、一本本图书、一场场培训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让这里渐渐远离贫困。在“文化润心,文学助力”工作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作协先后在鲁迅文学院举办临潭县中小学教师文学培训班、“助力脱贫攻坚文学培训班”,组织“洮州大讲堂”、干部夜校等各类培训活动,发挥文学扶志扶智的作用。

四川作为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从2017年开始开展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3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50多万元,组织作家捐书5.6万余册,组织4000多名作家开展主题创作采风活动180余次,发表出版脱贫攻坚主题文学作品890余部(篇),营造了良好的文学扶贫氛围。”四川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介绍说。

新时代呼唤新英雄,在扶贫工作者群像日益丰富当代文学画廊的今天,文学正以其强大的感召力量为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胜利发挥着她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