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春季好书30本:在春天,阅读世界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表时间:04-16 15:35

春雷惊蛰,大地复苏;枯树重披绿装,繁花次第绽放……尽管因疫情而生的焦虑和恐慌仍在世界蔓延,但北半球的春天还是如约而至。

诚如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构筑起牢固而辽阔的精神王国,才能抵御外界的纷扰——在隆冬中,也坚信那个不可战胜的春天必将到来。

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出版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波及,但到三四月份,出书的节奏已逐步恢复正常,且有不少让人精神振奋的好书涌现市场。书评周刊编辑部秉持多年来的传统,在近期遴选出一份“春季好书”书单,书的出版时间范围主要是2020年1月至3月,(个别书版权页上的出版时间为2019年底,但实际在年后才上市,因而也被选入)按题材分为文学艺术、人文思想、生活新知三大类别,共三十本,希望这份新鲜出炉的春季书单,能为读者诸君提供有益的参考。(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文学艺术类(8本)

《商禽诗全集》

作者:商禽

版本: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2月

推荐理由:几十年的动荡人生,几十年的诗歌探索,结为全集竟仅三百余页,可见商禽文字和情感的克制与精炼。诗人似乎不太愿意透露自己巨大的悲伤,只在无法忍受时才放出结晶的一点点。但这结晶又是灰暗的。应对于自我被压抑、被束缚的生命经验,应对于政治与社会体制设下的“陷阱”,诗人那被绑缚的肉体在诗中变形,只有在精神上,诗人绝望又似乎抱有希望地怀念、梦想、祈求乃至幻想,编造一条逃逸的路径:双手脱离了肉体化为鸽子,因为天空(和梦中)的自由辽阔无边际,因为现实社会遍布着绳索与陷阱。

《巴黎记》

作者:于坚

版本:楚尘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巴黎记》是诗人于坚为其精神上的乡愁垒构的另一座收藏室。这座收藏室与《昆明记》《建水记》有着同一的黄昏余晖的光泽,且与两者共享同一底座:统而言之,就是“旧世界”。于坚说,巴黎是“一头顽固守旧的大象,趴在世界之夜中。我没有抵达未来,倒仿佛回到了过去。”在这亲眼所见的巴黎的“过去”里,历史、时间、细节和日常有着陌异于当下的特质,一种由文化、艺术积淀造就的自由、舒适,乃至诗意。重要的是,这些并不“现代”,即是说并不“进步”,并不“胜利”,却足可给人以安寜(有“心”的“宁”),以诗意栖居的可能。

《雾行者》

作者:路内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雾行者》大概是路内迄今为止视野最广的作品。横竖跨越辽阔的空间,时间上则是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的跨度不算很长,但期间的变化是剧烈的。小说里存有作者之前写作中的部分内容,失踪者或意外死亡者、陌生人之间的性爱、文学青年;还有世纪之交的现实及其流动——青春的躁动和雾霭霭的荒凉在其中共存——跟随仓库管理员这一公众不熟悉的角色,我们得以用陌生的眼睛回看那段岁月。特别的是,作者在这部新作中用“现场演示”的方式讨论了“文学是什么”,并在文学内部对文学进行评论,小说素材和文学批评直接进入小说,让这部作品带有明显的实验性。

《仁慈的关系》

作者:(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译者:余泽民、康一人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已是当下匈牙利的世界级作家,他不断用冗长的意识流句子窒息读者,同时又在这种语言氛围中强令读者钻出水面、寻求清醒的认知。小说中精确的心理描写不局限于个体活动,而是刻画出局部社会的群体心理,被追踪的行人,为村庄设下陷阱的猎场看守,手上沾血的理发师,作家用一种黑暗连锁出另一种更广阔的黑暗,攫取了人性中的平庸、邪恶、无知以及卑微的恐惧,并将它们投射在每一帧画面中。

《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集》

作者:(美)威廉·福克纳

译者:李文俊、陶洁等

版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在国内基本都已出版,但他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尚未有大规模的收录。今年年初出版的《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集》成功弥补了这一缺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目为国内首次译介,让读者感受到福克纳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福克纳的短篇故事依旧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在有限的篇幅内,叙事视角的多重奏与主题的多元性被完美地融合,印第安人、同性恋、美国梦的破灭,这些短篇题材呈现出一个更简短的福克纳,也是一个更丰富的福克纳。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作者:(美)约翰·厄普代克

译者:李康勤、王赟、杨向荣等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2月

推荐理由:能够逃离的生活不算是生活,这似乎是厄普代克小说最终的主题。这本短篇集中收录了厄普代克的103篇小说,皆由作家本人编选。他以经典的纽约客笔调刻画战后美国家庭的精神状况,他语言的艺术性并不激进,但足够精致,每一段故事都因为纠缠着绝望、真实、性与爱的折磨以及由宗教理想铺垫出的宁静未来而具有了永恒色彩。我们能挣脱逐渐僵化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厄普代克宁静的笔调告诉我们,起码命运是慷慨的,它将欢欣与噩运平等地洒在每个人身上。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作者:(美)扬·斯瓦福德

译者:韩应潮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在后世的阐释中,贝多芬已经被塑造为一个接近“半神”的存在,而这本传记的写作目的,就是将这位音乐家,还原为真实的“人”。他被浪漫主义的拥趸解读为开拓者,但他本质向往的是乐观和未来导向的启蒙精神;他抵抗磨难依然如常人所知那般坚强,但他性格敏感多疑,有着不为大众所知的缺陷。贝多芬传记汗牛充栋,这本传记最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在用学术般的考究来叙述贝多芬生平的同时,加入了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理解,即使没有音乐基础,你也能理解贝多芬如何用一个简单的主题来表达复调式的情绪,参差的音符间闪耀着启蒙理想的光辉。

《余下只有噪音》

作者:(美)亚历克斯·罗斯

译者:郭建英

版本: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历史和时间的滔滔洪流中做了一场大梦。在梦里,我们跟随着作者罗斯的目光,和音乐、人性、命运一道起伏,沉入到一个又一个明明暗暗的历史细节之中,经历着种种遥远的谎言与真相、震荡与平静。掩上书的那一刻恍然发觉,这些细节是如此真实,和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如此切近。罗斯目光的焦点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命运,对不少人而言,古典音乐或许只是他们耳中的噪音,但是往往,人们又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被美的东西所征服。库布里克的电影就是一个绝佳的样本。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的心灵史。古典音乐在20世纪,早已和流行音乐等诸多领域紧紧缠绕在了一起,深入到社会历史的肌理之中。

人文思想类(12本)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作者: (日) 王柯

版本: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王柯在《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里,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和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指出了“天下”观的文化内涵。他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并分析了历代多元化行政体制的利弊,还分析了自清朝至现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得失。此书对我们理解“何为中国”,以及理解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困境和成就有着重要启示。

《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作者: 胡嘉明、张劼颖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在城市生活中,垃圾属于随处可见但又随时被忽视的存在,拾荒者也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尴尬境遇。无论是垃圾在现代生活中的现实象征,还是拾荒者在城市运转中的存在形态,都是日常生活中被忽视与异化的话题。从废品与拾荒者着眼,能够开展生活形态、城乡进程与文明转型的隐微观察。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之间的断裂性与流动性,不同的身份、职业与境遇呈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是书以田野调查与纪实文学的结合形式,切入被忽视的日常生活形态,对废品和拾荒者所链接的经济产业和公共空间进行了内部观察,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另类人类学读本。

《民族的重建》

作者:(美)蒂莫西·斯奈德

译者:潘梦琦

版本: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创于1569年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历经四百余年,成为今人熟悉的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概念在这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早期,人们认为政治、宗教和认同遵从“自然秩序”,一个人在政治上倾向一方,在宗教或文化也能倾向另一方,而后来转而认为必须以国界和语言完成整齐划一的区分。如果说,这是“民族国家”在建制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言,则来得过于残忍。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抛开长期以来的民族主义论说和迷思,回到16世纪,从那里发现东欧近代早期的“民族”,然后一路讲到20世纪末,以此论述“民族”的观念演变。荣光、悲剧以及教训尽在这一条历史长河之中。

《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 (德)汉宁·里德

译者:周雨霏

版本: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数字时代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让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们得以同时获知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的重大灾难。面对灾情与不幸,人类的共感与同情是否存在边界?更为重要的是,为何我们容易对远方的灾难报以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作者汉宁·里德把读者带回到18世纪的欧洲,通过启蒙哲学家们对道德感有效性射程的争论,让读者自己去界定命运共同体中的“我们”与“他者”。近年来的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摧毁了无限扩张道德与仁爱的虚假信条,而目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凸显了这些哲学思辨背后敏锐的洞察力与紧迫的现实感。

《分身:新日本论》

作者: 李永晶

版本: 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对中国来说,日本一直扮演着一面镜子的角色。李永晶在《分身》中认为,中日两国互为“分身”,要寻找各自的前世今生,观察互为“分身”的对方正是捷径。作者梳理了日本近代精神史的脉络,剖析东亚世界变迁的线索,揭示日本经验在思想史、政治史与文明史上的意义。在重新认识近代日本变迁的基础上,李永晶呼吁一种基于中国成长而生成的“新世界主义”的出现,并为一种东亚世界普遍的世界主义精神和更为公正的世界秩序的可能性作出理论探索。

《作与不作: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

作者: (美)普鸣

译者: 杨起予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中国历史进程及其现实问题,往往被学人视为“一切例外的例外”的特殊文明之延续,似乎这样就一劳永逸地将缠绕不清的历史与现实之关系解释清楚了。然而,经过哈佛大学教授普鸣从商周卜辞到秦汉政论思想的缜密解读,与其他国家的早期文明一样,中国早期文明及其后来的历史转型所面对的问题是普遍的和共同的。普鸣通过敏感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文献功底,对中国早期文明中的“创作”与“人为”的观念进行了缜密的梳理,为考察中国古典文明提供了别出机杼的研究视角。尤其是通过战国诸子观念转型、汉代政论与司马迁对秦汉体制之态度的扫描,重新梳理了中国早期文明意识中的连续与断裂之论辩,揭示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张力,重新审视了“改革”与“创新”、变与不变等历史观念问题。

《共同利益经济学》

作者:(法)让·梯若尔

译者:张昕竹、马源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经济学家首先是学者,而走出书斋,有的成为政策专家,有的成为股市专家。这些身份让经济学家饱受争议。即便只是作为知识分子而非专家的经济学家,只要为市场经济辩护,也可能被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一言以蔽之,市场经济和经济学家都不被普遍信任。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要处理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他看到全球范围内再度兴起的民粹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学家的怀疑。就像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致敬他“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一样,他的讲述对市场也兼具“尊重”和“驾驭”双重之义,既需要并保卫市场,又必须直面最广泛的尊严、情感,也就是“共同利益”。而这一切在《共同利益经济学》中就从经济学家的日常工作细节开始。

《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作者:施展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制造业塑造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同样影响着世界市场。但前些年以来,部分产业开始向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经济体“转移”。施展则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市场积累和基础建设使中国具备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外移的只是装配等加工环节。他通过对中国沿海地区和越南的实地调查、访谈,论述了这一过程,将其称为供应链的“溢出”而非产业“转移”。中国随之也会在东南亚与欧美的贸易之间担任中介角色,而力量正是来自中国的民间经济。他由此提出“商人秩序”将在亚洲参与重塑全球经济秩序。这是《溢出》的一个关键判断。施展在全书并未对他使用的概念作太多创造性阐述,不过他的比较视野和叙事能力仍能使读者从中得到颇具创见的理解。

《被统治的艺术: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作者:(加)宋怡明

译者:钟逸明

版本: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年12月

推荐理由:中国有一句老话“阳奉阴违”,宋怡明的《被统治的艺术》可以说是对这句俗语历史性的详尽注解。通过对七个明代军户家族的微观研究,揭示了国家的军事制度是如何形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这些平凡家庭,又如何与执行国家政策的官僚机构之间进行互动,让自己在国家机器运转的齿轮缝隙中求存谋生,甚至为自己套取实利,成为制度下的受益者。宋怡明通过大量地方志、私人记述、契约、宗谱中细入毫丝的记载,发掘出了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民间社会。当国家权力渗透到基层时,这些小人物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一种个人与国家权力间的张力,制定策略,通过自身和家族、社会拥有的资源,创造出一种国家与个人间互动的新模式。这既是一种“日常政治”,也是一种生存技巧。而这种生存技巧,构成了所谓的“被统治的艺术”。

《南社史三种》

作者:杨天石

版本:东方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南社成立于1909年,是近代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对晚清民国的政治时局和文学革命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最初的发起者和参与者,都是具有文人底色的革命党人,“固以文字革命为职志,而意实不在文字间也”,其真实目的是“以诗文为号角,争取民主共和”。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研究南社史逾60年,《南社史三种》是其三本研究著作的合集再版,其中《南社》完成于1961年,《新编南社论丛》和《南社史长编》出版于1990年代。南社成员逾千人,汇集了众多风骨凛然、心忧天下的政治、文化精英,杨天石对南社历史做了详尽考据,并整理出时人的文章和论丛,以彰显南社人的精神风骨,此次再版又增加了其近二三十年对南社的新考据和新思考,是研究近代社团史的重磅著作。

《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

作者:周健

版本:谭徐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在清代的官方文献中,田赋被定义为“维正之供”,其内涵大致包括:田赋是国家财政中最重要的部分,其额数是固定的,征解俱有经制。因其为度支所系,关系匪浅,小民应竭力全完,官员应勉力催征,不可使其缺额。青年学者周健写作《维正之供》,始于跟随史家茅海建先生读博期间,效法其“大道至中、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经十年在清代财政领域不断拓展深耕,成就这本扎实严谨的清代田赋制度和国家财政结构的考证著作,他还从晚清财税体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清代的权力运作模式和国家治理体系。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作者: 唐小兵

版本: 东方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执教于高校的历史学人唐小兵,常年活跃于公共媒体的现实写作,孜孜于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与中国知识人的价值与观念等问题。他的写作不仅是知识性的,也是公共性的,更是现实性的。在以书评为题材的知识写作中,唐小兵以阅读为切口,勘测近代中国的历史转向。在这本书评和随笔集中,他围绕着传统中国知识人的价值观念、从传统士大夫到新式知识人的转型、启蒙与革命之间的选择、知识人的共同世界如何重建等议题,希望从历史的遗嘱中探照现实道路的可能性,从近代的挫折中寻觅当今时代的方向。

生活新知类(10本)

《江南繁荒录》

作者: 徐风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在大多数国人心中,江南总是连接着烟雨蒙蒙的诗意,但在这“诗意”的标签之下,还有着一个更加复杂、粗砺的江南。真实的江南到底是何种模样?无论在太平盛世之时,还是风云变幻之年,是什么维系着江南的文化与精神?徐风长居江南,遍访江南乡野,爬梳典籍方志,用翔实的勘查与资料描摹隐藏于民间的风土人情。《江南繁荒录》用《青玉案》《声声慢》《风满楼》三部曲一步步拆解江南的文化基因,梳理出水乡江南的文化脉络。从田垄村落到乡间祠堂,从戏票账本到家谱院志,在书中,我们得以触摸到一个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江南。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作者:(美)切特·雷默

译者:高爽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2月

推荐理由:星空的浪漫来自于何处?或许来自一种超越了人类向度的时间感。我们看到的光芒可能来自某颗数万年前超大恒星的死亡,在星空面前,人类的一切渺小如尘埃。很多人抵抗浪漫化的解读,仿佛它走向了科学的反面,那么《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则给出了对科学进行人文阐释的范例。天文学家切特·雷默将神秘的夜空与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将日常的现象解读至光年的维度,美丽的文字下,天文与文学、神话、宗教、历史交织,蒙太奇式的画面穿插其中,少有科普读物能提供如此美妙的阅读体验,仿若读诗。

《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

作者:(美)杰里米·布朗

译者:王晨瑜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流感,作为最不舒服的一种感冒,在过去的数百万年中,一直在折磨人类。虽然大多数时候带来的是连续数日的身体不适,但也有像1918年的大流感那样留下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记忆。本书所讲述的,是一段人类如何试图驯服流感病毒的历史。作者杰里米·布朗博士,作为一位资深军医和急诊科医生,以大量临床事例和基于历史病例的分析,用平实而不失专业性的笔触,向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流感的科学视角。病毒飞速的变异速度,大大超出了人类试验新药和发明疫苗的速度。医治流感的种种手段都随着病毒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纷纷落败,甚至使病毒变得更加强大。病毒所侵扰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身体,更包括人类所构建的社会共同体。尽管作者最终对“人类的智力什么时候能超过流感病毒的创造力”的回答是令人沮丧的“短期内不会”,但了解如何与敌人共存,总比一无所知要好得多。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作者:花蚀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动物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带着对动物园的热爱和使命感,2018年8月,花蚀开启了中国动物园之旅。之后的4个月,他走过了41个城市,全面探访了56座动物园,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动物园的核心目标是物种保护,但其核心行动是实现积极动物福利。”好的动物园是什么样的?如何参观动物园?对于很多人来讲,逛动物园已经是孩童时的记忆,又或是和小孩子在一起才会做的事情。但花蚀希望更多的人懂得,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动物园变得更好,而公众的关注,是动物园前进最好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本动物园游览指南。在人与动物的关系日趋敏感的今天,阅读这样一本书,同样也有着更为深层次的作用。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作者:有鬼君

版本:东方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疑心生暗鬼。鬼既然由人疑心所生,那么由疑心的驱使,去检视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中的鬼故事,就成了一把探寻古代中国人心灵世界的钥匙。作者像一位档案整理员一样,将志怪笔记中的鬼故事抽取出来,分门别类,归档整理,拼接成一幅鬼世界的全景图。在这幅全景图中,条析理剖,以揶揄的笔调,“提炼出”鬼世界的社会运行法则,将虚无的鬼世界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实体进行研究分析。宛如一位鬼世界的人类学家,在墓间坟头,对着荧磷鬼火,做田野调查。这也让这本书成为了一部罕见的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鬼学随笔。既然鬼被认为是人死所变,那么人类社会的林林总总,自然也就形塑了鬼世界的千奇百怪。鬼世界也由此成为一面折射人间的镜子,透过鬼世界的镜子,看到的是人类社会的光怪陆离。见鬼如见人,这或许才是鬼之所以存在的真正意义。

《游戏改变学习:游戏素养、批判性思维与未来教育》

作者:(美)詹姆斯·保罗·吉

译者:孙静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这本书始于一位48岁的父亲与4岁的儿子一起“沉迷”电子游戏的经历,英文初版距今已近20年。作者詹姆斯·保罗·吉是语言学学者,也是全球游戏素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从游戏中总结出36条有趣又有效的学习原则,认为电子游戏在教育上有很多方面比许多传统学校都干得漂亮。游戏与深度学习存在高度一致性:优质的深度学习旨在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而一款好的游戏,能将更好的学习及教育原则融入游戏之中。游戏促使玩家反思整个游戏机制塑造了何种价值观,进而用这种新媒体语言表达自我和反思社会问题,也给今天的年轻人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亲密空间体验。

《穿越孤独拥抱你》

作者:张雁

版本:华夏出版社

2020年1月

推荐理由:1982年,中国诊断出首例孤独症患者。在这之后将近40年的时间里,孤独症群体渐渐从整个世界冷漠的高墙后走出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纳。这是中国几代父母的努力。只是,在时代的激流中,许多或明或暗的时刻都流逝了。张雁抓住了这些时刻。她在2006年出版的《蜗牛不放弃》,是国内第一部以孤独症群落为描写对象的纪实作品,如今十几年过去,书里的小蜗牛都长大了,张雁回访了他们,回顾了他们在长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辛酸与快乐、艰难与进步,并加入了更多新的故事。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仍在不断涌出,而小蜗牛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慢慢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不仅是一份有关个体生命轨迹的回忆,也是一份珍贵的时代记录。

《仓老鼠和老鹰借粮》

作者:汪曾祺

绘图:王祖民

版本:蒲公英童书馆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年2月

推荐理由:汪曾祺似乎总是能够从灰突突的故事里提取出亮晶晶的快乐与童趣。在《红楼梦》中,“仓老鼠和老鹰借粮”的民间谚语背后本是一个多少有些悲哀意味的故事,但汪曾祺却从中受到启发,仿写出了一则俏皮的儿童寓言。这是一篇写给孩子的故事,借由绘本的形式来重新阐释,涤荡了成人世界的芜杂与浑浊,代之以天真明亮的童心童趣。汪曾祺说,一切文学达到极致,都是儿童文学。以成人之眼来看这部小小的作品,或许更能感受到汪曾祺此言中的真意。

《我的妈妈是个人》

作者:许玉安

版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0年2月

推荐理由:关于妈妈的话题和故事都有很多。妈妈应该是什么样的?妈妈又应该有哪些本领呢?在绘本《我的妈妈是个人》里,与动物们共处一室,一起学习的小五,却有着一个看上去“最差劲”的妈妈——她会和孩子抢玩具,会偷吃孩子的零食,会逼他喝牛奶、写作业,会对孩子大发雷霆,还有一双一生气就竖起来的眼睛——但这恰恰是一位平凡母亲最真实的样子。许玉安用俏皮的方式告诉我们,虽然动物们的妈妈都各具本领,但这并不是身为母亲的“标配”,因为一个可亲、可近的妈妈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母爱”化身。书中还夹有一本来自小五的绘本小书《生气的妈妈》,配合大书来看,别有趣味。

《猛犸爷爷 : 写给孩子的人类简史》

作者:(德)迪特·博格

绘图:(德)博尔德·莫尔克-塔瑟尔

版本: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年3月

推荐理由:从公元前17920年至现今,人类已经度过了大约两万年。从追猎猛犸象到使用智能手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作为父母,如何为孩子们讲述人类的故事?作为孩子,有人能把这世界上的故事都讲给我听吗?《猛犸爷爷》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者将整个人类社会当成一个家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阅读这本书的孩子也不例外。站在孩子的视角,所有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都变成了“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又或者“我奶奶的奶奶的奶奶……”的故事,世界历史因此变得平易近人,也变得富于生气。绘者拙朴的画风,温馨而不失幽默,同样打破了历史的疏离,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