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玲的第一段婚姻因为丈夫出轨而结束,然而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里,她把前任婆婆当成了自己的母亲。离婚后,她依然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再婚后,汪红玲将视力不好、年逾古稀的现任婆婆接到家中,细致耐心地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汪红玲孝老爱亲、照顾两位婆婆的事迹,展现了她善良、真诚的胸怀,也让她先后获得“宣城好人”和宣城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山村小院里的道德模范
汪红玲家的两层小楼打理得十分整洁。院子角落那棵二十多年的桂花树已经比院墙高了好大一截,秋天的时候馨香馥郁。屋内虽然都是旧家具,但布置得整整齐齐,墙上挂着的“家和万事兴”十字绣是她自己绣的,还有几盆手工编织的装饰花束也都是她亲手制作,整个家看上去十分温馨。
女儿在外打工,丈夫为了入职新工作当天去医院体检了,3月4日中午,大皖新闻记者见到汪红玲时,她结束了上午的工作,一个人吃过中饭正在家里看电视。电视旁的柜子上放着一本荣誉证书,记者打开看发现,是2021年汪红玲当选“宣城好人”时的荣誉证书。
汪红玲2021年就已当选“宣城好人”
2024年年初,第七届宣城市道德模范名单公布,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村民汪红玲入选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离异后悉心照料前夫母亲整整10年,再婚后又承担起照顾前任、现任两位‘婆婆’的重任,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这是评选时官方对汪红玲的评价。
离婚后仍照料前任婆婆
汪红玲家厨房里有一个小门,走出门迎面就是一户三开间的红砖平房,这就是汪红玲前任婆婆的家。红砖房墙上有一个小窗户,离汪红玲家厨房只有几米远。“我有时候要是家里烧了好吃的,或者买了什么水果喊她来吃,就从这个窗子里喊她。”汪红玲笑着对记者。
汪红玲告诉记者,这些木柴是她捡回来的,前任婆婆也用这些木柴做饭。
1969年出生的汪红玲20岁那年结婚,原本夫妻恩爱、亲友和睦,经过多年的努力,建了一栋属于他们的二层小楼。2011年,因丈夫出轨,汪红玲离婚了。前夫搬离了他们的家,汪红玲和女儿继续住在这里。
一开始,家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离婚的事,当时前任婆婆因生病在家休养需要人照顾,汪红玲还是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她。“从我嫁过来,我们婆媳关系就一直很好,虽然离婚了,但是我还是把她当家人。”
知道儿子离婚后,原本和汪红玲住在一起的前任婆婆搬回了隔壁的老房子里,“我和她说,她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哪里不舒服,就和我说,把我当她的女儿,她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汪红玲说,离婚后,她和前任婆婆一直关系很好,还是喊她“老妈”。
“老妈喜欢吃带鱼,但是她自己不会烧,我每次烧带鱼的时候就会烧两份,单独送一份给她吃。”汪红玲说,这么多年来,老人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头疼脑热,因为儿女们离得远一些,也时常由她带着去看病治疗。
把两位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
2015年,汪红玲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小杜(化名),并结为连理。当时小杜的母亲已经70多岁,视力不好,几乎看不见东西。当时小杜和兄弟们都在外工作,为了能让丈夫安心,也尽到一位儿媳妇的责任,汪红玲将婆婆接来和她一起居住。
当小杜回家看见自己母亲时,瞬间眼眶红润了,心中对汪红玲的感激多了几分。多了一个婆婆需要照顾,一个体弱多病、一个双眼失明,汪红玲身上的担子也加重了。特别是现任的婆婆双眼失明,连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从此汪红玲辞去工作,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这些变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汪红玲家墙壁上挂着一幅她自己绣的“家和万事兴”
“她原来在自己家都很熟悉,摸着也都能过,到我这边来,我都不要她做什么,饭烧好了也送到她手上。”汪红玲说,两个婆婆年龄相差十二岁,也时常会坐在一起聊天。小杜不仅不反对汪红玲照顾前任婆婆,也总是在老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他也跟我一样喊‘老妈’。”汪红玲说,有一年,老人因为在家用机器导致电路烧坏,是小杜帮着把老人家换了新电线,另外还安装了水管让老人方便用水。“老妈家当时装太阳能的时候,他去帮忙,有工人问他是老妈的什么人,老妈说‘是我小女婿’。”
前两年,汪红玲的现任婆婆去世了。离世前,她坚持要回到自己原来住的老房子里,为了照顾好婆婆,汪红玲在冰冷的雪天也一大早从自己家赶去婆婆家送早饭,中餐晚餐也都是换着花样给婆婆做她喜欢吃的。
“我妈妈在我三十几岁就去世了,我把两个婆婆都当作自己的妈妈,一家人在一起,当然是要开开心心的。”汪红玲孝老爱亲的善举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