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姐,青姐,我们回来啦!”还没进家门,郑青就听见四个宝贝孩子在外喊自己;“回来啦,赶紧洗手准备吃饭。”郑青一边烧菜一边乐呵呵地招呼着孩子们。
这样的场景对郑青一家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本就育有一儿一女的郑青,自从走上公益之路后,她的家中又多了两个收养的孩子。几年来,孩子们口中的“青姐”还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方好评。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3月“池州好人”名单中,郑青光荣上榜。
公益之路:源于孩子,又收获“孩子”
郑青是池州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人,她最初做公益,还是源于她当时上小学的儿子。有一次,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慰问敬老院活动,回家后就滔滔不绝地向妈妈描述起敬老院的老人尤其是瘫痪在床的老人何等的不易和可怜。此后,郑青就经常带着儿子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和儿子一起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年后郑青回忆此常说:“这些经历给我和我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虽然我们只是尽了绵薄之力,但是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
2021年,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杜村工作站成立,郑青正式成为了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会员。加入当晚她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虚心学习,努力奉献,争做一粒饱满的“葵花籽”。她的丈夫、公婆对此也是全力支持。此后,协会的每个活动,郑青都几乎积极参与。
2022年,在爱心助学项目中,她发现两个特殊的孩子,一个孩子14岁、另一个16岁。14岁的小男孩从小父母离婚,母亲离家出走14年杳无音信,父亲2022年6月因病去世,爷爷年迈且患有重病;16岁的小男孩母亲离家出走10余年,父亲2022年8月因病去世。郑青觉得,两个孩子的遭遇令人同情,他们也正是需要关心和引导的特殊时期。
一番思考并和丈夫及公婆商量后,郑青决定把这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上学也一起接送。两年以来,这两个孩子和郑青一家相处特别融洽,郑青和丈夫把他俩当做亲生的一样疼爱,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四个孩子都亲切的叫他们的妈妈“青姐”。此外,政府和向日葵协会等爱心组织给两个孩子的资助郑青一分钱没动,全部帮他们存了起来。
关爱孩子:建阅览室 带动周边人
四个孩子都很喜欢看书,每次看完书,郑青都及时给他们“补货”。后来她发现,很多孩子放学后没地方读书,甚至没人照看。虽然自家房子并不大,能腾出的空间也不多,但郑青还是想:能否把客厅做成阅览室?再搞些书架、书桌、书籍。想到就干!她首先拿出8000多元,找来当木匠的亲戚,开始做书架。
8000块钱对富裕家庭可能不算多,但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郑青来说,至少是她两个多月的收入。好在,最终通过与九华山乡村公益图书馆发起人唐茂携手,解决了书籍等很多问题。一时间,郑青家小小的客厅变得热闹起来,这里成了公共阅读空间。周边的孩子一有时间,就到她家去看书……
郑青的善举也影响和带动了她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弟弟郑鹏,每年拿出2000元,资助一名学生。在2022年上海疫情严重的时候更是做出了特殊贡献,把家乡政府援助在沪同乡的救援物资及时配送到困难老乡的手中,同时也把党和政府对家乡人民沉甸甸的关爱传送到在沪同乡的身边。由于表现突出,郑鹏还被“火线入党”,获得了青阳县的表彰。
青阳县杜村乡有四家“爸妈食堂”,郑青主动配合站长负责百名老人的一日两餐免费餐饮。每天不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及服务,有时食堂缺这少那时,她也是毫不犹豫从自家里往外拿,好在家中婆婆等人也非常支持。为了在经济上独立,让公益带来更长久,郑青还和几个志愿者一起,成立了“顺意福莲”家政服务中心,承接各种保洁、环境清扫等服务。
如今,在郑青的带动和影响下,她身边已有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投身到了公益事业。从一句简单的“我来收养他们吧”到“一如既往地坚持和付出”,朴实的郑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无关血缘的新时代真情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