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为中国四台甫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
歙砚产于古歙州。其间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路秀丽,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琢精密,浑朴大方。
歙砚已有一千多年前史。歙砚雕琢通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开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出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门户。雕琢技法和描绘承继传统之精华,又弃其庸俗、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保藏价值。在国务往来中,歙砚屡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国外友人。当前,歙砚砚石质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维护力度。
歙州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心爱,因携之归,注销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今后,歙砚名冠全国。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纯洁,是前期歙砚的宝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笔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重,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全国冠。
宋代,歙砚取得很大开展,歙石发掘规划扩展,歙砚精品不断出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外型各异,制造奇妙,展示了歙石精美绝伦的相貌。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字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明媚绚丽,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玉质纯苍理致精,矛头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以为歙石无价之宝。元代今后,歙石发掘断断续续,但成砚仍然很多出现,变成明清宫殿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发掘歙石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歙砚出产一度得到开展,金星歙砚从头面世。改革开放后,歙县和婺源县先后建立了歙砚厂、工艺厂、文房四宝公司等,从砚石发掘、商品制造到装修工种完全,还发掘了“豆斑”、“绿刷丝”、“歙红”、“紫云”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