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以宣纸为代表的唐纸:唐文学发展的重要媒介,社会变迁的特殊产物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2-28 16:08

纸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对于物质技术的发展它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之一的纸,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表明,最早的纸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不过那时的纸还比较粗糙,适用范围不广。

直到东汉时期,在经过宦官蔡伦改进之后,纸才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到唐朝,纸的种类,材料,样式等等都发生了变化,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这与唐朝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以及繁荣的诗歌文化紧密相关。同时纸的发展与进步也促进了唐朝文学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特殊产物。

唐朝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对纸各方面的需求,改进造纸技术和提高造纸数量成为当务之急,以宣纸为代表的”唐“纸受到各大阶层青睐

唐朝建立之后,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军事也得到了加强。官员上传下达,诗人学子表情达意抒发情感都需要以纸来作为载体,但是原有的纸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宣纸应运而生。

俗话说宣纸“始于唐朝,产于泾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制作原料使安徽宣城泾县成为宣纸的制作地,安徽宣城泾县的宣纸可以说是“纸中一绝”。但是说到宣纸的起源,其实也颇为有趣。

民间传说是蔡伦的徒弟孔丹在蔡伦去世后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纸来为师傅画像,他寻找了很久也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成功。直到有一天,他偶然间看见一棵树倒在路上,由于风吹日晒,这棵树的树皮已经变白。孔丹见状非常高兴,采取树皮中的纤维,经过反复的实验,他终于造出了满意的纸,这就是后来的宣纸。但是这种说法也就是坊间传说,口耳相传,并没有文献考证。

关于宣纸,《旧唐书》有记载。唐天宝二年,陕西太守韦坚向朝廷进贡时,各郡贡品就有“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虽然宣纸具体的诞生不详,但不可否认的是宣纸自诞生以来就非常受欢迎。

因为宣纸的质量非常好,即使经过时间的洗礼也不会褪色,不会腐烂,易于保存,所以宣纸也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宣纸的制造工艺精细,种类繁多,过程复杂,所以产量并不高,价格也稍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的起,但即使如此宣纸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唐朝的皇帝也曾下达诏令,奖赏制造宣纸的人。但是即使如此,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宣纸的数量仍然不多。宣纸并没有出现广泛传播的情况,所以宣纸成为了质地好的,非常宝贵的纸。但是宣纸并没有满足唐朝对纸的追求。因此,“唐纸”仍然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为了解决纸张制造速度过慢的情况,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一开始雕版印刷用于印刷经文,佛像等。但是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时曾说到:

"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已经用于印刷诗歌书籍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了。造纸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纸的数量,如此一来,能够用于流通的纸就增多了,于是唐朝诗人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保存和流传,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提高了唐朝百姓对于文学的需求。

这一时期的“唐纸”已经成为唐朝文学发展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传承与发展文学的重大历史任务。

“唐纸”能够得到巨大发展,与唐诗的需求,文化的包容性,经济的有力支撑三大条件直接挂钩

唐朝的政治发展较为稳定,“律、令、格、式”的法律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军事实力的加强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使唐朝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唐朝政治的强大与稳定使唐朝皇帝有更多的保障和精力去重视文化,唐朝的百姓安居乐业,有更多的选择去传承和发展文化。

除此之外,经济也是唐朝文化发展的一大重要保障。唐朝经济的发展使百姓不再“自给自足”而是口袋里有了一定的富裕。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之后,人们自然会追求精神需求,这时候承载精神需求的媒介“纸”就必不可少了。

唐朝经济的发达,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同时强大的科学技术也促进了“唐纸”的发展,提高了“唐纸”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所以说,“唐纸”的发展离不开唐朝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发达。

唐朝文化的发展也异常繁荣,“唐诗”在整个古代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唐朝的皇帝十分爱好诗,这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唐朝优秀的诗人很多,比如,初唐四杰,杜甫这样评价“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可想而知,他们的文章震撼人心,影响深远。除此之外,最富盛名的莫过于盛唐时的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苍冥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这样富含哲理的唐诗,脍炙人口,令人传颂。

于是,记录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唐朝繁荣的文化,提高了对纸的需求,因此也加速了造纸技术的变革。

唐朝也是一个开放互容的时代,唐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成公主入关”“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等等,这些都是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正是这些丰富的对外活动,带来了新的文化,丰富了原有的唐朝文化,所以唐朝的文学才会格外璀璨。

重要的是,在唐朝吸收其他地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唐朝文学和文化也在不断的向外传播,这就用到了我们所说的“唐纸”。所以“唐纸”不仅在大唐百姓内使用,它还承载着唐朝经典的文学和繁荣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也是我们后世称唐朝为“纸上唐朝”的缘故。

“唐纸”促进了唐朝科举制的发展,同时促进了诗歌、书法与美术的大量产生,是社会变迁的特殊产物

“唐纸”数量的增多意味着值得被人传颂,值得流传的东西更多,同时也意味着唐朝之前的书籍文化可以更好的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唐朝历史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特殊产物,在此基础上科举制度产生得以发展,唐朝科举制是唐朝文学的一个重大变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给了下层学子报效国家的机会,为唐朝的发展选拔了更多的人才。

同时科举制度也加强了下层阶级的政治、文化的权利,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唐纸”是人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工具增多,对于唐朝百姓和唐朝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百姓可以拓展学习的广度,提高学习的效率,而朝廷可以顺利的进行科举,“择优而仕”。

唐朝的科举制度为唐朝选拔了大量有才能,有胆识的官员,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纸”除了对文学中的诗歌,以及文学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之外,它还对文学中的书法和美术也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唐朝时期,书法家人才辈出。初唐时期的欧阳询,著有《九成宫醴泉铭》,其楷书笔力严整规矩,而虞世南与欧阳询不同,他的楷书擅长字体柔圆。除此之外,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他们在书法上的造诣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被世人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的楷书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等其用笔肥厚,劲健洒脱,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唐纸”的发展使这些大家的书法更好的发挥了楷模的作用,人们去模仿规整自己的字体,也有人的在继承中创新,不断发展书法。

比较出名的就是后来的张旭和怀素,唐朝的美术也由于“唐纸”的发展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传播。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在表现唐朝文化本身的同时又吸收了西域的文化,是美术发展的又一个创新。阎立本、吴道子等人也积极发展美术,融合山水、人物使画更富有情感色彩。

诗人王维也进行了创作,苏轼称他"画中有诗"。“唐纸”的发展,使美术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便于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唐纸”使唐朝文学中的诗歌、书法、美术都得以更好的保存和流传,同时也促进了唐朝文学制度的变革,对唐朝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旧唐书》

温馨说明: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