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台儿庄区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打造、高标准管理”的建设理念,按照突出运河古城特色、增强绿植绿化数量、提升景观小品档次、建设精品生态街巷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运河为墨,突出江北水乡古城特色
台儿庄区以运河为墨,结合运河文化,着力打造公园、湿地组群式水工建筑物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运河景观风光带,赋予了运河更多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了一幅江北难得一见的“运河风情画”。依托水系建设了秀水河带状公园、兰祺河带状公园,在月河两岸建设古运公园,并建设沿河路口袋公园、陈塘口袋公园等多处口袋公园点缀其中;不断强化稻田湿地建设、河道治理、破损山体治理,串联形成“水道、车道、绿道、慢道、骑行道、航道”六道并行的国家级大运河风景旅游大道;发挥湿地资源巨大作用,探索出建管并用的科学开发利用模式,累计建成湿地公园16处,全区湿地面积达到7.6万亩,占辖区总面积的9.4%,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也成为国内第一个以运河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老百姓正在享受着公园、湿地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绿植作笔,合理补绿植绿整体布局
按照“规划扩绿、均衡布绿、标准建绿、科学管绿”的工作思路,台儿庄区以绿植作笔,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坚持园林建设规划先行,构建多层次公园体系。重点推进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街角游园等各类型公园建设,切实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提升绿地覆盖率。今年以来,高标准实施建设口袋公园8处,改造提升口袋公园7处,满足市民“出门5分钟见公园绿地”的生活需求,基本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坚持“增绿补绿”,推进生态景观绿化水平全面提升。按照城市公园化要求,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违透绿,对全区道路绿地进行全面排查,大力开展补植补栽,通过持续新增绿地、优化绿地布局,城市绿地分布更趋合理,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道路绿化品位。对城区14条主次干道和府前广场等城区公园广场进行全面补植,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今年以来,共栽植水杉、榆树、刺槐、法桐等树木5900余棵。
三、景观铺纸,打造造型优美园林小品
作为“山东南大门”,台儿庄区承担着展示山东和枣庄形象的第一窗口职责。近年来,台儿庄区以景观铺纸,按照“一域一主题、一界一特色”的原则,将台儿庄的古城文化、运河文化以及英雄文化作为核心,融合地域特色,对进入台儿庄的各重要界点进行了高标准系统规划设计。重点新建改造省道231与运河大道节点、涛沟桥界点7处省市道路界点、节点,建设提升城区内兴中路等8处道路节点,提升改造绿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同时,努力提升城市公园绿化景观效果,充分利用各类园林小品、立体绿化、空间美化增添趣味性。开展城区“增花添彩”工作,今年以来,完成墙体等垂直绿化1万平方米,城区20处节点约3000平方米的鲜花栽植工作,共栽植三色堇、雏菊、金菊等鲜花10万余盆。
四、路巷为砚,打磨精品生态绿地路巷
围绕打造林荫型、游憩型、景观型城市街道,台儿庄区坚持点、线、面结合,以路巷为砚,用大体量、高品位的绿化景观,着力打磨精品生态绿地路巷建设。一方面,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持续开展城区生态街巷建设。借助城区镇域路域改造和立面改造等项目融入生态街巷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富含文化内容的生态街巷片区。全面实施增绿加花、缺株补绿,通过破硬植绿、边角增绿、沿墙植绿、垂直挂绿等形式对公共空闲地进行绿化改造,同时注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乔灌花草相结合,达到生态与景观兼顾、绿化与美化双收的绿化效果,近年来共打造提升生态街巷100余条,在满足市民休闲的同时,提高街巷整体品位。另一方面,全力抓好道路改造提升工作,全面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道路环境品质。把绿道建设与城区公园、游园建设、道路改造提升相融合,建设兰祺滨水绿道、林运路绿道、台北路绿道等10公里绿道。对东顺路、广进路等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提档升级,整理场地3000余平方米,回填种植土500余立方米,完成东顺路周边8处节点约1500平方米的鲜花栽植工作。
下一步,台儿庄区将继续加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力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让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文明指数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满意,助力现代化强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