抻筋强腰功,源自隋朝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治疗腰部活动不利的导引法。该书在论述疾病治疗时不载方药和针灸,仅介绍导引术,这在中医古籍中可谓空前绝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导引术临床疗效的信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导引术的青睐。
功法特点:上下用力,腰部松柔
《诸病源候论》凡50卷,涉及67大类、1739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而与腰部活动不利相关的导引法主要出现于风冷候、风痹候、虚劳候、腰痛候,涉及20余条操作方法。这些导引法多从姿势动作角度入手,其操作要求做到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在操作达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强调缓慢;与之协同的呼吸则是吸气或者吸气之后的屏气操作;这些调身动作,在各个方向,从两端牵引腰背,故而操作者在练习这些功法时,要仔细体会腰部松柔舒适的感受。
此外,《诸病源候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更多源于邪气在人体的停留,屏气操作即有加强驱邪外出的效果。不同的导引动作,针对不同方向和部位的腰部不适,有轻有重,有易有难。本套功法主要选用了其中十条较容易操作的导引法,编创而成。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据史书记载,巢元方为隋朝太医令,太医博士。太医博士,相当于现在医学院的教授;而太医令则是官衔,负责宫廷内外医疗之事。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在每条导引之前都要强调“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意思是“中药、推拿热敷、针刺砭石之法,已经有很多专著讲过了,这里只记载导引之术作为治病之法”。
巢氏所录导引法均冠以“养生方导引法”的字眼,但《养生方导引法》或者《养生方》这个书名,在《二十四史》的书目中并未出现。与这些导引操作类似的文字记载,散见于成书于《诸病源候论》之前的《抱朴子》《养性延命录》等书,以及宋代成书的《云笈七签》(被后人称为“小道藏”)的杂修摄部等,而冠以“太清导引养生经”“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彭祖导引法”“服气精义论”“王子乔导引法”,其文字记述也有出入。
上述文献都与道教关系密切,这与“道医同源”的说法吻合。而官方人士巢元方所引用的文字与上述文献存在不少出入,多为解释性语句或者是适应证描述,这说明巢氏深谙导引之术,其所引用之法应当与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密切相关。
功法作用:远牵近引,上下前后
本套功法一共七节,根据操作要点,分别命名为:“足跟相对身端坐”“前推后坐肾府活”“撑臂头仰腰反缩”“屈膝侧转身仰卧”“握固翘趾滞气挪”“头起足翘手欲捉”“手固丹田壮真火”。除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功法为属于静功外,其余五节功法分别从背部、胸腹部、肩髋部、足部和头足部,多方向反复牵拉腰骶部,以达到舒缓腰骶部气机,治疗腰部不适的目的。由于所选用的导引法,容易操作且强度适宜,多种原因所致的腰部活动不利,均可使用,适应范围较广。习练者甚至可以根据自己腰部活动不利的具体特点,选做其中几节功法。
不同于方剂、针灸传承,此二者毕竟存在可依仗的实物——方剂有中药而针灸则有器具;导引之法完全依靠操作者自身的体验。中药繁多而方剂之书层出;器具仅为九针故而针灸专著世出;导引之法无形,故传承之专著最少。即使是导引专著,仅凭文字记载很难得其全貌,这是由其操作性决定的。导引历来强调操作之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是其薪火相传的最重要途径,所以其流传也最不容易。《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也遵循这个规律。巢氏将其临床经验录制于文字,对于这些导引法的传承作了开创性努力。在其身后千余年,没有见到研究传承这些导引法的著作。幸运的是《诸病源候论》这本书流传下来,并且在清末民国初年,由廖平、曹炳章将这些导引法单独辑录成书《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方》。又过了60多年,赵邦柱教授结合导引操作体验,将其归纳为若干条导引之法,并用文字记述;丁光迪教授则主要从文字考证入手,全面梳理了导引法的内容;21世纪初,刘峰和刘天君教授运用照片、视频以及动画等现代化手段,深入考证文字的操作内涵,尽可能忠实还原了这些导引之法。上述有益的工作为巢氏导引之术的传承,抻筋强腰功的编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抻筋伸腰功练法与作用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一病一方,据此编创的抻筋伸腰功包括七节功法。悉遵巢元方“正气不足,病邪居之”的疾病观,以及“导引之法,在于祛害”的指导思想。首节与末节重在引动及培补正气;中间五节功法从后至前,从近及远,或者单方向或者从两个方向,反复抻拉腰骶部,操作时腰骶部始终保持放松状态。
抻筋伸腰功为动功,每法可按3、5、7、9的次数递增运动量,循序渐进,以习练后不觉疲劳为度;每节功法力求到达最大活动限度,该操作配合吸气或者吸气后屏气操作,呼吸以不觉憋闷为度。初学者可以先学调身,然后加入调息操作,待调身、调息操作习练纯熟后,再加入调心内容,重点在于体验身体内部感觉的变化。抻筋伸腰功用于养生保健,可以整套练习,用于慢性病调理时,需要医师根据各节功法的操作部位侧重以及疗效侧重,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导,可以选练其中的若干节,总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每次练习一刻钟左右,每天最少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该套功法共分七节,依次为“足跟相对身端坐”“前推后坐肾府活”“撑臂头仰腰反缩”“屈膝侧转身仰卧”“握固翘趾滞气挪”“头起足翘手欲捉”“手固丹田壮真火”。
一.足跟相对身端坐
1.调身
双膝着席,足跟相对,足趾向外,臀部坐于足跟上。上身保持正直,双手握固置于大腿根部。
2.调息
自然呼吸或者逆腹式呼吸。
3.调心
意守下丹田。
4.操作提示
躯干部保持正直,约略与坐具垂直;握固指拇指在内,余四指在外,自然置放于大腿根部;保持该姿势大约3分钟。
二.前推后坐肾府活
1.调身
动作1:从第一节,松拳转掌,手心向下,沿大腿及坐席,手贴坐席前推,引躯干前行,继而伸膝,至大腿约略与坐具垂直,双手固着于席。
动作2:双手固定于席,用力前推,同时臀部尽力后坐。
动作3:松手伸髋,双手回至双大腿根部,手不握固。
2.调息
动作1,吸气;动作2,屏气;动作3,呼气。
3.调心
体会脊柱两端向相反方向牵引,腰背充分拉伸的感觉。
4.操作提示
双手间距与肩等宽;双手着席的位置越远越好;掌根用力前推,但并不移动位置;头颈部自然屈曲即可;反复操作3~5遍。
三.撑臂头仰腰反缩
2.调息
动作1,吸气;动作2,呼气;动作3,吸气;动作4,呼气
3.调心
想象双臂如同千斤顶,将上半身举起(千斤顶举起重物)。
4.操作提示
肘关节伸直上举半身时,腰部不能用力;动作3,腰骶部屈曲到极致时,保持该姿势一段时间,可以配合屏气。
1.调身
动作1:接第二节,双手沿大腿及坐席,手贴坐席前推,引躯干前行,继而伸膝,至大腿约略与坐具垂直,双手与肩等宽,固着于席,与躯干约略垂直。
动作2:双手着席不动,躯干继续前行,呈俯卧位,双肘关节屈曲。
动作3:肘关节逐渐伸直,继而仰头。
动作4:肘关节屈曲,回复至俯卧位。
动作3~4,反复操作3~5次,回至俯卧位,双手松置体侧,掌心向上。
四.屈膝侧转身仰卧
1.调身
动作1:接第三节,从俯卧位转至右侧卧位,右手置于耳下,左手自然置于大腿侧面。
动作2:左手放置于席,手带肩转,背部上半部分着席,稍停。
动作3:保持双膝屈曲状态,先左后右,依次立于席面。
动作4:伸膝呈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手心向下。
动作5:上半身保持不动,屈曲膝关节,至足跟近于臀部,稍停。
动作6:上半身保持不动,保持双膝屈曲状态,先左后右,依次向左置于坐席,膝带腰骶部离开席面。
动作7:左肘关节屈曲,左手置于耳下;同时右手带动右肩左转,呈侧卧位。
相反方向,重复操作动作2~7;一左一右,反复操作3~5遍。
2.调息
动作2,吸气;动作3,屏气;动作4,呼气;动作5,吸气;动作6,屏气;动作7,呼气。
3.调心
整个转身转腰动作,就如同蛇身体一般,屈曲伸直,绵延不断。
4.操作提示
在本节操作中,通过远端手足,带动改变腰骶部位置,整个过程腰骶部并不用力。
五.握固翘趾滞气挪
置于体侧,双足跟自然并拢。
动作2:双手握固,同时双足竖立,足十趾尽力背伸,稍停。
动作3:双手松开,同时双足自然放松。
动作2~3反复操作3~5次,恢复至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
2.调息
动作2,吸气;动作3,呼气。
3.调心
注意体会整个后背绷紧的感觉,如同被拉紧的弓弦。
4.操作提示
双足十趾背伸的同时,可配合双足踝关节用力屈曲;屈曲至最大程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呼气放松。
1.调身
动作1:接第四节,回复至仰卧位置,双手
六.头起足翘手欲捉
1.调身
动作1:右膝屈曲,右足踝压于左膝关节正下方,左膝关节伸直。
动作2:左足五趾用力背伸,带动左踝关节用力屈曲的同时,双肘关节伸直,双手间距比肩略宽,手带头走,引动腰屈曲,上半身慢慢离开坐席,稍停。
动作3:头回至坐席,伸左踝及足趾,同时伸直右膝关节。
同样操作,相反方向操作1遍;一左一右,重复3~5次,恢复至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手心向下。
2.调息
动作1,吸气;动作2,屏气;动作3,呼气。
3.调心
体会腰腹被固定住,手欲捉足的感觉。
4.操作提示
足置于膝下,膝关节屈曲时,膝关节尽量贴席;双手离席,尽量向翘起的足尖靠拢;头部离席,颈部屈曲,至大约头与坐席垂直即可。
七.手固丹田壮真火
1.调身
双手握固,置于小腹。双目微闭,全身放松。
2.调息
自然呼吸或者逆腹式呼吸。
3.调心
意守下丹田。
4.操作提示
躯干保持正直,腰部略略伸直;握固指拇指在内,余四指在外,自然置放于小腹下丹田处;保持该姿势大约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