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已被一些不法分子列为实施欺诈、蒙骗敛财的“潜力市场”,各种“温情”陷阱与坑老套路层出不穷,一只只不法黑手欲频频伸向老年人群体的“钱袋子”,最终却难以躲过公安机关的法眼。近日,黄石港公安分局民警联合街道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4家疑似涉嫌养老诈骗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并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4家单位进行依法处置。
现场,民警苦口婆心地对在场老年群众进行防养老诈骗宣传,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后,现场的老年群众纷纷醒悟,感谢民警的提醒。
老年人为何容易受骗?
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防范意识较弱。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相信别人,且崇尚积德行善。老年人还往往更爱面子,受骗后不愿跟家人说,也不愿报案。经常会有新闻报道:某某儿女长期在外,老人缺乏防范意识被骗财物。
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
不法分子的诈骗类型基本上有迹可循,换汤不换药,大致可以分为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骗局、黄昏恋骗局、理财投资骗局、消费养老骗局、健康讲座骗局、中奖退税骗局、神医假药骗局等等。针对老年人的有以下几种诈骗恶招要认清:
套路一:食品?保健食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
不法分子通过在食品中掺杂掺假或非法添加药品等非食用物质,让普通食品具有“药用”作用,带来严重食品安全危害。此外,不法者销售的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还可能存在标签、说明书内容与注册或者备案的标签、说明书不一致的违法情况。
在购买食品、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标签,只有带“蓝帽子”标志的才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或治疗功效。
套路二:免费体检诊疗?非法医疗器械存隐患
免费量血压、免费电子针灸、免费测经络……一些不法分子瞅准老年人注重健康养生的心理需求,在“养生馆”内摆放五花八门的理疗仪器,吸引老年人免费试用再变相推销,存在风险隐患。国家对生产经营医疗器械单位有严格规定,禁止销售未经注册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禁止经营或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如:血压计、磁疗仪器、电疗仪器、理疗康复仪器、综合电针仪、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等都属于二类以上医疗器械,需要备案方能经营,除此以外的“XX功能仪器”都不可宣称治疗疾病功能。
套路三:非法会销设陷阱,虚假宣传莫相信
不法分子坑蒙老年人的最后一步,就是诱导买买买!其中,最多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讲座听课、养生宣讲、专家义诊等形式非法会销,甚至不乏假扮医生、专家、教授,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营销商品,发布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
什么防癌抗衰中草药、降三高的保健食品、红外线枕头、电离子饮水机……怎么忽悠怎么来,只要老年人相信就可以。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价!此外,还有诸如养老金融投资、以房养老等名义非法集资或者变相非法集资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行为老年人也要谨防上当受骗。
如何防范诈骗
提高风险意识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所谓“无风险、高回报”的宣传口号,不贪图赠送礼品、消费返利、免费旅游等小便宜,不随意抵押房屋等不动产或利用民间借贷投资入股“养老项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理财产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发现涉嫌违法违规及犯罪线索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
避免冲动消费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应对融资合法性、宣传内容、经营模式、参与集资主体进行冷静分析,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销售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宣传中是否含有“无风险、高收益”等虚假内容。遇事多与家人子女商量,尤其是进行大额投资时,要多听取专业人士意见。
选择正规渠道
通过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机构开展养老理财计划。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可以通过核实工号等方式确认销售人员的资格,通过查询官方网站、拨打客户热线等方式确认产品合法有效;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当对收款账号为个人的情况提高警惕;在购买相关产品后,应当妥善保管合同,积极配合售后服务人员的回访等后续服务,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重要提醒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黄石港公安分局以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牵引,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宣传活动,坚决守好百姓“养老钱”。如有发现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请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