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人照管、长期孤单,5岁女童只能通过手机和陌生人在网上聊天,却遭遇隔空猥亵,引发了公众对儿童安全和性侵犯预防的广泛关注。
基本案情
凌晨1点多,独自在家的依依还捧着手机,拍视频、刷抖音。
依依今年5岁,已从幼儿园毕业。因为爸爸没有送依依去上幼小衔接班,她白天辗转在爸爸的办公室、爸爸的同事处,晚上则常常一个人待在出租屋里,她也没有同龄的小伙伴。
因无人照管、长期孤单,依依经常通过手机和陌生人在网上聊天。年幼的她还不会打字,只会发语音,也因此被坏人盯上——一个年过五旬的男人,给依依发送包含性暗示的骚扰言语、少儿不宜的图片、视频,并给依依拨打语音,哄骗依依给他拍视频,持续时间近一个月。
“依依才5岁,她什么都不懂,就受到这样的伤害,我做妈妈的怎么受得了!”依依妈妈知晓此事,立即接走依依,并向武昌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据了解,依依4岁时,她的妈妈和爸爸离婚后,依依跟着爸爸和他的再婚妻子李阿姨生活。李阿姨送依依上幼儿园、照顾她的学习生活,依依妈妈则按照离婚协议约定每月支付依依的生活费,依依的生活也算稳定。然而时间不长,李阿姨因无法忍受依依爸爸的家庭暴力而离开。依依说:“阿姨被打走了。他用烟灰缸打她的头,我很害怕。”
案件审理
本案由武昌区人民法院的专业家事审判庭中华路人民法庭审理。
“5岁多的孩子,长期无人照管陪伴,没有稳定规律的生活,甚至因此受到网络侵害,这对她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造成多大影响!”受理本案后,承办法官十分痛心。
庭审中,依依妈妈拿出了孩子的陈述视频。“我永远不要离开妈妈。之前每天只吃一些面包,只能待在办公室里面,没有学上,也没有朋友跟我玩。”依依爸爸则认为,他承担了依依的开销,还给孩子提供住处,先前是因为母亲生病无法脱身,现在母亲身体已经恢复,他要求依依妈妈将依依送回。
法院认为,如果依依爸爸培养依依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给予依依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引导依依合理安全使用网络,那么依依受到的网络侵害是能够避免的。鉴于依依爸爸没有尽到保障依依健康成长的抚养保护义务,也不能满足依依对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的情感需求,武昌法院将依依的抚养权判归母亲。
同时,法院还向公安机关移送了“隔空猥亵”的犯罪线索,向依依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他们保证孩子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加强对孩子健康上网和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法官说法
是否变更直接抚养关系,应当从最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量父母是否具备亲自照料孩子日常生活起居的能力、是否尽到抚养义务、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判断。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依依的抚养权才被判归母亲。
网络环境具有隐秘性、虚拟性,部分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不强、鉴别能力较差,易成为网络犯罪实施对象。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学校、家庭、网络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