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宁波市最美新闻人、甘肃清水县十佳爱心人士、宣城市优秀志愿者……这些荣誉称号都指向一人,他就是原籍郎溪县姚村镇人、现宁波市慈善总会壹行人义工大队负责人赵杰。
今年49岁的赵杰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已经坚守了15年,其公益之行遍及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甘肃等西部十多个省市,募集资金捐建了4所希望小学、两幢教学楼、一所幼儿园和两座“宁波桥”,此外,他还募集捐赠了总价值近6000万元的衣服、学习用品、书籍、教学电脑、抗疫物资和抗洪救灾物资等。然而,面对荣誉和成果,他却表示:“都是些小事,算不上什么事迹!”
结缘公益
初见赵杰,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嘴角挂着微笑,看起来十分亲切。记者了解到,赵杰之所以走上公益的道路与多年前一次工作之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原来,赵杰本供职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是一名媒体人,2006年,他接到任务赶赴云南迪庆考察项目,工作结束后,他来到藏区村寨,发现这里的藏民生活十分艰苦。一户牧民家,屋子简陋,粗铁丝下挂着一口锅,用于日常做饭,衣服一溜挂在一根绳子上,孩子们用的都是破旧的书包、残缺的书本,这不禁让赵杰红了眼眶。
“当这一幕幕真正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带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非常难过,想到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我总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赵杰表示。
回到宁波之后,赵杰利用自己媒体人的身份,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为孩子们联系爱心企业,几经奔波,他筹集到价值40多万元的学习用品和物资。然而将这些重达数吨的物资送到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山区又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难题,但方法总比困难多,秉持着这一信念,赵杰顶着炎炎烈日,跑遍全城的快递公司,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天天快递的负责人,其决定帮助赵杰免费托运这些爱心物资,一定会尽快送到孩子们的手中。至此,为贫困学子助学的种子在赵杰心中扎了根。
播洒爱心
“踏上了公益这条道路,就很难放下,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心中有许多不忍,有时即便与工作有冲突,我也总想着只要坚持做,就会越来越好的!”赵杰告诉记者。
2014年7月,赵杰得知贵州从江县加榜乡一条大河阻断了孩子们的上学路,他不辞辛苦,深入实地考察,发现这条大河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平时孩子们趟水过河都要牵着一根长长的粗绳子,防止被河水冲走,一到涨水,河两岸的交通几乎中断,孩子们只得被迫停课。为此,回到宁波后,赵杰通过《东南商报》发出一篇《河水一涨 孩子们的上学路就断了》的报道,来为孩子们筹集建桥所需要的资金,很快,一座凝聚着宁波市民爱心的“宁波桥”在加榜乡建造起来。
2015年6月,甘肃天水市公益人士赵晨偶然得知了赵杰爱心助学的事迹,他给素不相识、远在宁波的赵杰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帮该市清水县童堡村建一所希望小学。
原来,这里的60多名孩子每天都要背着书包在曲折的山路上走一个小时,到十多里外隔壁镇上的小学去借读。“我去那里和孩子们一起来回走了一趟,他们中午回家吃饭,一天来回奔波四趟,要走四个小时的路,我一个成年人都十分吃力,很难想象孩子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赵杰说。于是,他在报纸上发出《我们梦想有所漂亮的学校》一文,讲述了这里的孩子们艰难的求学之路,后来通过多方搭桥,再次促成了这次特殊的助学行动,一所漂亮的“宁波小学”在童堡村建立落成。
这些仅是赵杰公益助学路上点点滴滴的缩影。他表示,正是有无数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扶,才深刻地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拥有了更光明的人生,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秉持坚守
“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做公益可以去很多地方,像旅游一样,表面上很光鲜,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赵杰表示。
有一次,赵杰和公益团队去贵州省从江县大山深处送物资,正好赶上了寒潮来袭,由于山路塌方,无法开车,他们翻山越岭步行去一个个学校,一天下来,早已疲惫不堪。然而回到乡里的招待所准备休息时,才发现房间里只有半扇窗户,呼啸的冷风,单薄的被子,让人根本无法入睡,几人裹着被子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待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去跑步取暖。
公益路上,让赵杰深感愧疚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他说:“我总是忙于工作,疏于对家庭的照顾,我的爱人是医生,她有时也要上夜班,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一个人在家,半夜醒来因为害怕哭着给我打电话,我在关心留守儿童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也成留守儿童。”
有心酸、有困难,但在公益的道路上赵杰从未放弃坚守。凝聚于心的大爱让他坚信这份事业的崇高意义。如今,他更加专注地投身于这项工作中,并成为宁波市慈善总会壹行人义工大队的负责人,带领着更多爱心人士点亮贫困学子的求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