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内众多网络论坛上,“三亚盛产‘螺化玉’”的帖子引发很多网民关注,网贴中称这种“螺化石”是非常罕见的动物化石,价格高昂,而且这种“螺化玉”是生活在珊瑚礁体内,在三亚盛产。对此,不少网友质疑,这是否是网上的商业炒作,这种“螺化玉”是否真如商家所说的那么珍贵,因为追捧而引发的偷挖行为对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是否早造成了危害。“中国网事”记者对传三亚盛产天价“螺化玉”进行了调查。
网上公开出售“螺化玉”要价最高20万元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发现,“螺化玉”的价格在淘宝上从一千多元至十万元价格不等,一些商家称这种“螺化玉”极其罕见,而且具有收藏价值。从网上发出的图片看,“螺化玉”的颜色晶莹透亮,像玉石一样光滑。
记者在国内某大型购物网站上查询到,一位海南三亚卖家出售的一种“螺化玉”,开价竟然高达20万元。网友“神火”说:珊瑚化石中的螺化玉是三叠纪时代的产物,是稀有的珍稀有机玉石,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此物。网友“水北渔人”在网上发帖求对“螺化玉”有研究的朋友,并寻求三亚玩家。淘宝网上一商家告诉记者,“螺化玉”是一种玉化了的动物化石,非常稀少珍贵。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认为这是商家的又一次炒作。网友“yrwl”说,这种东西传言只有三亚才有,如果真是珍贵的东西,怎么没有相关记载和描述,而且为何到现在才得以被发现呢?网友“云舒”说,应该让专家来论证真伪,并对此进行估价。
开挖“螺化玉” 大量珊瑚礁遭毒手
连日来,“中国网事”记者在三亚市场上进行了多日暗访,当记者表明对“螺化玉”感兴趣后,三亚步行街上的一些小商贩便向记者“推销”其手中有从珊瑚礁中挖来的“螺化玉”。他们称,“螺化玉”国内少有,在三亚也仅在西岛至分界洲岛之间的海域有发现,目前这些稀罕的宝贝几乎被渔民和潜水教练摸了个遍。
调查中,记者发现,确有包括渔民、潜水教练在内的人群私自采挖珊瑚礁,以寻找所谓的“螺化玉”。据知情人士反映,在西岛渔村,寻找“螺化玉”的渔民不在少数。而由于本岛渔民偷挖珊瑚石寻找所谓的“螺化玉”,西岛周边的珊瑚礁目前正遭受破坏。记者近日先后在三亚大东海、小东海等珊瑚礁保护区采访发现,在这些珊瑚礁生长区域,很多浅水区的珊瑚礁均惨遭毒手。
记者在大东海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看到让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几名渔民模样的人在海边举起巨大的石头,向着一块珊瑚礁“砸”去,瞬间,珊瑚礁碎了,可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这群人便转向另一块珊瑚礁,再次举起石头,砸了下去。而在距其不远处,几名男子正在拿着铁钎等工具,使劲的打、砸、撬。在他们身后,留下了很多珊瑚礁的碎块。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渔民告诉记者,他们在寻找生长在珊瑚礁里的“螺化玉”,这种东西很值钱,而且也有老板找他们收购,所以,三亚现在很多渔民和潜水教练都在珊瑚礁里找这种东西。“珊瑚受国家保护,所以我们都是在晚上海水退潮之后来找,如果找到就算运气好,能赚些钱。”他说,这一带含有“螺化玉”的珊瑚礁已被挖得差不多了。
调查中记者得知,很多渔民和潜水教练取得含有“螺化玉”的珊瑚石后,加工成小饰品以较高的价格兜售给游客或低价批发给旅游纪念品销售商,在市场上小规模售卖;也有人专门从渔民手中大批量收购含有“螺化玉”的珊瑚石,加工成成品后再销往省外。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在疯狂破坏珊瑚礁的背后,已形成了一条进行收购、中介、销售“螺化玉”的产业链,不管其中到底是不是真有“螺化玉”,通过炒作培育市场引发需求,才导致如今近乎疯狂的挖毁珊瑚礁行动。
尽快制止盲目“寻宝”行为
记者连日来搜索大量资料,对于“螺化玉”只找到很少的文字描述。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螺化玉是距今6-4亿年前寒武纪至泥盆纪的古生代海洋珍珠螺化石,经过亿万年极其漫长的时间及苛刻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最终达到结晶硅化。螺化玉成因复杂,极其稀少,因而具有珍贵的考古、科研、收藏价值,同时又是罕见的观赏收藏品。
对此,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珊瑚研究专家黄晖说,目前三亚市面上和网上出售的生活在珊瑚礁中的贝类,并非是稀少和罕见的“螺化玉”,而是分布很广泛的一种生活在珊瑚礁中的贝类。很多贝类经过长时间表面矿化或经打磨抛光以后,外表都很光泽透亮,这并不稀奇。
黄晖说,如果不尽快制止这种盲目的“寻宝”行为,将会导致珊瑚礁大面积的破坏,后果非常严重。“根据相关珊瑚礁保护规定,采挖、破坏珊瑚礁,非法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