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路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未来如何继续交出“高分答卷”?
【编者按】
12月18日,十二届上海市委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并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明年工作作出部署。
全会强调,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必然要求,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展开新探索,持续抓深化,落实新责任,着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上海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效果图。
12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青浦新城院区正式开工。这座新型三甲医院,将建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
“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地带,我们将在这里建设一座智能化、多功能的三甲医院,助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服务全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
如今,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站在更高起点,承担着时代使命。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决议提及,“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走深走实,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制度供给、民生保障等多领域,不断交出“高分答卷”。面向未来,长三角还需谱写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2年,长三角区域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总量9386.3亿元,占全国比重30.5%;集聚1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29%;长三角技术合同交易金额13351亿元,占全国比重28%;23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比重46.5%;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展示馆,显示一批绿色、创新、科技企业正在进入示范区内。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协同机制不断优化,长三角科创共同体随之崭露头角。2022年8月,科技部与三省一市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2022年以来,三省一市累计发布48项重点揭榜任务,全国揭榜单位数量超过380家,其中长三角占比85%,揭榜任务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通过一个例子,可以理解这项机制的作用。2023年初,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组织的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发布技术需求,没过多久,江苏南通创新区的一家研究所揭榜,双方签订了技术委托合同。在长三角地区,这样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实践越来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重点产业创新链互惠合作亦在不断深化。例如,C919大飞机上的“陶铝型材”成果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产业化在安徽淮北,已在大飞机、运载火箭上实现装机应用,并创立了首个中国人自己的航空材料牌号,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推动沪皖两地成果、平台、资金和人才的一体化配置。
根据《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 年)》,到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将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将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将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截至目前,示范区经过四年探索,已推出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示范区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不走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老路,而是通过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通过制度创新来定规则、立标准、开新路。”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2023年7月底,示范区迎来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示范区高新区占地面积19.54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
更早之前,2023年初,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在同一张蓝图下,今后分属沪苏浙三地的约2413平方公里区域,不再因规划不统一而导致空间不协调。
横跨上海江苏的元荡慢行桥(2022年7月3日摄)。新华社发
规划一张图、环保一把尺,所带来的利好显而易见。多年前,沪苏交界地带的元荡湖深受污染困扰,约13平方公里的湖泊水面积,3/4属江苏吴江,1/4属上海青浦,两边由于规划管理不统一,湖泊常年为劣五类水质。
随着示范区的建设,青浦携手吴江启动元荡生态岸线整治,至今已完成三期贯通工程。2023年10月,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元荡湖面倒映着白云蓝天,岸边清澈见底的水下水草翩翩起舞,优美的生态空间成为长三角居民休闲好去处。
在更大的范围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已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今,长三角协同立法走向纵深,立法项目逐渐从生态环境进入交通、营商环境、民生等领域,协同模式也趋向多元化,迈向更加实质化破解问题、促进相关工作统一的新阶段。
“我们每年都要会同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选定长三角协同立法的项目选题,同时通过各方协作方式积极推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说,长三角协同立法已成为常态化工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持续提供制度供给,以法治促改革、保善治。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小徐是一名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是日常,稍不注意就会咳嗽感冒。他是浙江嘉善人,目前在上海青浦的公司上班,此前去青浦的药店买药只能自费。“现在直接去药店刷医保卡就可以了,很方便。”他说。
2023年以来,上海市医保局会同苏、浙两省医保部门协同发力,组织示范区三地医保部门开展定点零售药店异地购药直接结算试点,2023年10月,示范区内872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异地购药医保实时结算,这一做法正积极在长三角推广。
以前,省际交界地带往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如今,此类民生短板在长三角地区不断被补齐。2023年,上海已有多家三甲医院落户沪苏浙交界地带。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动工之前,202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分院已正式运行。“这里距离江苏地界只有两三公里,已经有不少昆山居民来求诊,以前他们要去上海市区或苏州市区,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部分医疗需求。”该院执行院长朱晓勇说。
苏州轨交11号线线路图。 苏州轨道交通方面 供图
“轨道上的长三角”也在加速。2023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这条地铁有些特别,它的东端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相联通,在昆山花桥站实现“无感换乘”。现在,苏州居民坐地铁就能直达上海市中心。
作为沪苏嘉城际铁路的一部分,上海示范区线目前已新获批5个标段的施工许可证,正全面施工建设。2028年沪苏嘉城际铁路建成投用后,原本薄弱的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将转变为枢纽节点,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实现长三角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不难看出,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长三角地区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但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继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体化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继续补齐发展短板。
正如总书记所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