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一市三省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2023年长三角地区发挥稳定,GDP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常州宣布进入“万亿俱乐部”,长三角GDP万亿之城增至9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和常州。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方面协力推进一体化发展。
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长三角地区紧扣“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一市三省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篇章。
硬实力,强活力,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
过去一年,长三角地区以硬实力呈现出强劲活力。据长三角一市三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2023年GDP达到4.72万亿元,增长5%;江苏GDP达12.82万亿元,增长5.8%;浙江GDP达8.2553万亿元,增长6%;安徽GDP达4.71万亿元,增长5.8%。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细读4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合作亮点频出。
上海加快了21项重点合作事项的落地和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的实施;江苏牵头实施了8个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增了24项制度创新成果;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标准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徽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启动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并积极共建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同时,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G60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也揭牌运行。
“高质量经济引领”“高标准对外开放”“高水平协同创新”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结。
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长三角一市三省以不到百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作为“优等生”,长三角被赋予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使命。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丁佐宏表示:“在进出口方面,‘新兴市场’‘新兴产业’‘贸易新业态’,成为长三角进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溢出效应,也让长三角的开放层次更趋多样。”
科技资源共享,从协同到共创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指出,国家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也始终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大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创新的细胞一直在长三角自由流动,协同的脚步一直在长三角稳步前行,特别是在制度、政策、资源协同等方面。
据《2023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区中,长三角投资金额占全国36.1%;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61个,占全国32.4%;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00个,占全国23.5%;国家大学科技园43个,占全国30.5%。
“长三角区域通过共享知识池、技术池、人才池,共建创新生态系统,完全有信心提前实现2035年目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认为。
近年来,长三角搭建了大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了大量科技成果跨区域的转化和培育,一市三省的行政壁垒不断破除,科技创新从区域间的协同迈向了共同体建设。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陈海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市三省的协同创新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方面已经形成了跨越地域共创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他举例说,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一批合作单位,共同解锁授粉小鼠脑图谱,通过多年的努力攻关,自主开发了TB级光学成像大数据神经元追踪及分析软件,为研究全脑神经链接图谱建立了一套国际领先的研究方法和流程。
“截至目前,长三角大型仪器共享数量达到45911台套、价值544亿元,一市三省已经充分具备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合作和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经费供给,为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平台。”陈海鹏说。
新动能谱写长三角新篇章
近年来,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已成为支撑长三角百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谱写长三角未来发展的新篇章。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数据显示,上榜的新兴产业公司已经从小而美逐步发展壮大,成长为影响长三角百强整体经营业绩的新势力,净利润规模和增长率均远超长三角百强平均值。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升级、产业优化,长三角在这方面做出了好的表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在长三角领域发展壮大,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他认为,有必要分析华为国际研发中心、阿里巴巴达摩研究院等齐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内在原因,总结推广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做法经验。同时,改革、优化现有城市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简政放权、盘活市场,尊重企业在产业创新集群、产业创新网络建设方面的自主权、主动权,调动头部企业研发投资、带领相关机构合作建设创新联盟,以及开展科技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上海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和产出水平,彰显上海产业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
丁佐宏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多来,区域内联系日益频繁,消费互动、文化交流、产业互补、生态环境共抓共治等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为长三角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一家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中的民营企业,月星集团1988年出生在长三角,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实在在的躬身实践者和充分受益者。近年来,月星在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商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丁佐宏说。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行业责无旁贷,要跑在最前列。依托上海这一龙头城市,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心任务,促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他表示,全国一共有26座万亿GDP城市,长三角约占1/3,旅客吞吐量3000万级以上的机场有4个(虹桥、浦东、杭州、南京),三四线城市机场的吞吐量,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市场庞大、潜力巨大。春秋航空在长三角地区的运力投入占公司整体50%以上,还通过空铁联运方式,衔接长三角铁路和航空的客流。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为交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将最大规模挖掘长三角机场群的潜力,立足国内大循环,同时发挥点对点航空、大众化航空的优势,拉动旅客出行、降低旅客出行成本、满足不同旅客个性化需求,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好连通东北亚东南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王煜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