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产业链握指成拳
“人工智能+”,杭州这样破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日前,160家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和机构携手成立了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这是全国第一个落实“人工智能+”的城市行动。
“人工智能+”,“+”什么,怎么“+”?杭州成立这个联盟要做什么,又将如何破题“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什么
“人工智能+”,“+”什么?
简单理解,就是把人工智能这项技术有效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千行百业+各种应用场景”。
在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用了一个比喻:“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的‘变形金刚’。”他说,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帮你去干活”。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很重要。比如,大家都知道华为有鸿蒙系统,但其实它还有一个矿鸿系统鲜为人知。在矿洞中要实现通讯非常困难,不仅因为在地下,也受困于磁场干扰。矿鸿系统拥有的5G+人工智能视频拼接技术,能够将监控设备拍摄的局部画面拼接成一个全景画面,标注出每一名矿工的位置,如果发生异常,就能精准找到矿工的位置。
而在杭州深睿博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昕看来,“人工智能+”将人类从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能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成为更有竞争力、能够开拓未来的新人类。
回顾人类历史,从铁犁牛耕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电力的发明到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有的技术,无论最初给当时的人类带来多大的震撼,最终目的都是解放劳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人工智能怎么“+”
业内人士认为,当“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也将给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跨越性机遇。
而要抓住这一跨越性机遇,怎么“+”是关键。北京、深圳等全国头部城市也已在此前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杭州亦是如此。《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
抓住商业互联网的风口,让杭州锻造了数字经济的金名片。如今,如何推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如何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3月14日,杭州提出要把高水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首要任务。
王坚院士是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总召集人。他表示,联盟的成立将助力杭州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以算力建设、模型创新、应用及服务开发为牵引,吸引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在杭州形成产业集聚,带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联盟如何“握指成拳”,助力杭州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在杭州图灵小镇,联盟成员新华三集团践行“政府搭台、企业搭链、创新搭伴、应用搭车”的理念,已集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开展大模型全生命周期训推、多模态场景技术适配,致力于将图灵小镇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联盟成员云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朱升宏则认为,成立联盟最重要的是共商,大家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先形成共识,谋定而后动,这样能大大提升做事情的效率。
新联盟正在做什么
“人工智能+”,并不仅仅是大家平常能看到的“AI+场景”应用,它涉及到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加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160家创新企业和机构,覆盖了芯片、存储、板卡和服务器、网络、算力中心、云服务和基础软件、基础模型和框架、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
根据联盟倡议,接下来这些企业要围绕算力普惠、关键技术、人才培养等痛点,联手干几件大事。
先说算力。发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就需要算力。而目前算力存在两个重要的痛点:一是算力资源闲散、碎片化,没有形成规模化,算力有限;二是算力成本高,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针对第一个痛点,联盟正在做两件事:一是打造智算集群,利用技术把原先散落在各个企业和机构的算力构建成一张算力网络,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二是建设新型的绿色低碳算力中心,以“共建共享、平等开放”理念开展算力资源汇聚与供需服务。
基于上述两项举措,联盟也致力于将算力成本降下来。“如果能够把算力成本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王坚院士看来,算力成本直接决定创新成本。
再看技术赋能。联盟成员将协同开展算法模型创新攻关,共同打造赋能千行百业的“大平台”,实现数据、模型和工具的开放,从而形成开放的产业环境。
当前的杭州,正积极培育“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新生态,全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要拿到开启杭州发展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入场券。
杭州,正在做“人工智能+”的破题者。
(唐骏垚 应陶 据《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