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接轨大上海 深度融入长三角
——市政协资政建言“抢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机遇 推进宣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抓机遇,打头阵,当先锋,拓空间!
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在去年省委常委会赴宣城现场办公会上,提出宣城要扎实做好“九篇”文章,第一篇就是做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特别强调要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当前,宣城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地级市,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范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对全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而言,围绕大局、紧扣中心,聚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推进宣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是尽政协之责、倾政协之力、展政协之长。
6月19日,市政协“抢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机遇 推进宣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资政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出席会议,市政协常委、各县市区政协负责人、部分市政协委员及来自一线的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发展大计、共绘未来蓝图。
以一体化的开阔视野选题
上海大都市圈,不管是面积、人口还是经济体量,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都市圈。都市圈坐拥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南通6个万亿级城市,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对宣城来说,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参与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无疑是从偏居安徽东南,变为身居长三角要冲,走到了中国乃至世界都市圈的发展前沿,搭上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列车,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市委书记李中多次强调,近年来,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积极推进全域加入上海大都市圈,有力推动宣城在安徽乃至长三角中的经济地理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正在实现从被动接受“虹吸”转变为主动吸引沪苏浙要素“溢出”。
市长何淳宽多次指出,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空间格局和轨道交通网络的优化完善,我市将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功能布局优化、产业转移等工作,为都市圈提供更多的发展支撑空间。
党政有所思,政协有所为。
今年,市政协成立了由市政协主席吴爱国任组长的资政会筹备工作组,以“抢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机遇,推进宣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课题,广集民智,资政建言。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功”和“压舱石”。调研组先后赴松江、杭州、盐城、湖州、滁州等省内外学习考察,赴部分县市实地调研,多次召开有关专题会和座谈会,组织县市区政协和各党派团体开展联动调研以及“我为融圈献一策”等委员活动,全面了解上海大都市圈等相关规划产生的背景、性质和作用等情况。
为提高建言质量,市政协还多次邀请有关部门责任人、专家、学者对所有来稿进行审核把关,点对点、面对面地协商打磨。
6月19日,在会场座席上,一本厚厚的发言汇编引人注目。这本收录了42篇、160余页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充分展示了市政协调研的深度和成效。
以一体化的开放思维建言
履职尽责字字铿锵,建言献策句句有力。
市政协常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杨尚飞在发言时,分析问题不回避:宣城市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重要一员,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但我市推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相关工作尚处在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面,还存在资源整合尚待深化、行动路线尚不明晰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加强市委对全市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工作的统筹领导,成立高规格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工作推进专班,定期研究我市融入上海大都市圈重大事项。参照南京都市圈做法,上海大都市圈层面建立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开展协商。市级层面要加强整合,统筹产业、科创、交通、文旅、城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领域合作,加强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赢。
“我市与上海市域无接壤,是目前战略格局最外层——以高速铁路为支撑的‘一体化协作区’。2024年底,我市将进入上海一小时轨道通勤圈。宣城实现从‘协作区’挤入‘同城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同城化,交通依然是‘先行官’。”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宣城市基层委主委、市铁路(机场)建管中心主任许笑慧先分析现状,再给出中肯的建议。她说,要完善功能,建设大都市圈西翼门户铁路枢纽,要建成宣绩、建设宁宣,形成商合杭铁路和宁宣黄铁路交汇的“十字型”高铁枢纽。要谋划远景货运外绕,提升宣城站客运容量,构建“客内货外”枢纽格局。要加快推进宿望宣(池宣)铁路等项目,建设多维发散“现代高效”的区域性铁路枢纽。
保隆是深耕宣城多年的招商引资企业。“上海大都市圈是国内最大物资集聚区域之一,厂家众多、品种丰富。而处于都市圈的这些优质服务商,在价格、质量、物流、服务和企业管理方面均处在上游水平,正是我们汽车零部件企业理想的合作伙伴。”市政协委员、保隆(安徽)车配件有限公司轻量化单元总经理熊宜谋对宣城即将加入上海大都市圈倍感振奋。面对重大机遇,他建议,利用都市圈大量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对接,实现企业、高校、地方三方共赢。
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企业来宣投资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上海市松江区政协委员、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迎春建议,希望宣城制定更多惠企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产业链上引进企业给予相应政策等,更大力度吸引都市圈的成熟产业和企业迁移到宣城,让宣城深度融入产业分工。
便捷就医是市民关心的重点内容。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宣城市知联会副会长邵名亮把市民的呼声带到会上:“随着我市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群众希望享受到更多融圈的医疗红利。”因此,他建议,建立完善我市医疗机构和上海有关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保基金管理细则,同时,通过数据资源部门先行打通上海高级别试点医院和我市部分合作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在试点医院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上海部分医院和我市医疗机构影像云、检验等互联互通平台的对接,让群众无论在本地还是在上海均能享受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的便利。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罗正军先仔细介绍园区积极融圈的做法,再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紧密联系宣城各驻外招商局,明确东部新区重点接轨区域和事项,集中精力、精准对接上海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主动承接服务资源溢出,加快招引一批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生态企业、新兴电商企业,主动对接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及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项目在新区布局。推动宣城先进产业大模型智算中心产业基地项目落地运营,加快培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市导入沪苏浙先进制造业发展协同赋能。
会上,6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志,围绕主题发表凝聚各界智慧的真知灼见,传递新时代使命担当。
以一体化的融合观念聚力
会上的“好主意”不断,《调研报告》中的“金点子”出彩。
——这是求真务实的“有效之策”:
《调研报告》建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围绕“统、争、谋、干”,抢抓机遇,借力借势,不等不靠,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将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作为宣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空间上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产业上处理好协同和竞争的关系,在要素上处理好溢出和虹吸的关系,学习上海“眼光”、用好上海“资源”、接轨上海“标准”、服务上海“龙头”,实现与上海“双向奔赴”,在上海大都市圈内承担更多的分工与协作,争取更多的资源配置和发展空间。
——这是担当作为的“有益之言”:
《调研报告》指出,要坚持高位统筹推进,为宣城中长期发展争取更多优势资源。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全力争取更多的“宣城元素”纳入《空间规划》,超前谋划《宣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评估工作,精心谋划事关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项目。
——这是敢闯敢拼的“有用之举”:
《调研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东向发展”为主攻方向,主动“四面出击”。东融,全方位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参与湖州“两廊牵引”“南太湖建设”和无锡“环太湖科创圈”。南联,对接杭州都市圈“城东智能制造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徽杭古道文化走廊”,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西接,落实好中部地区崛起、皖江城市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连接合肥都市圈,强化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芜湖片区合作。北进,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合作共建宁淮宣生态经济带,主动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
——这是利在长远的“有利之要”:
《调研报告》建议,加快互联互通,打造上海大都市圈西向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实现省际公路等标对接、提升水阳江航道等级;强化产业协同,打造一体化现代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宣纸产业、优化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的迭代升级;完善平台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提升中心城区综合能级,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唱响“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品牌,提高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的资政会是一次高质量的资政会,资政会中心扣得紧、情况摸得透、建议提得实,彰显了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心系发展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会后,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将这些好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务实的工作举措,把大家的智慧转化为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推动宣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何淳宽在讲话中对资政会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市政协主席吴爱国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聚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深入协商建言,为助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汇集智慧、凝聚共识、鼓舞干劲。与会人员表示,将保持工作干劲,发挥政协优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建言献策,深化交流合作、广泛凝聚共识,在助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抢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机遇中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