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作为古代文房四宝之一,自古为文人雅士必备之物。
宣砚闻名遐迩的突出特点集中表现在它温润如玉、涩不留笔、发墨光润。古代宣砚的生产地点在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今天当地仍可看到古老的采石坑遗址。
宣砚的雕刻讲求因石施艺,天然造化。雕刻师要根据石料的形状质地、颜色纹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人工美和石料天然美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宣砚制作包含几十个环节,从选材到成品均为纯手工完成,历时三个月之久,具有“研之无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下墨发墨俱佳”的特点。
宣砚作为中国最早的石砚之一,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脉,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砚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推动,现在的砚都是由工匠制作完成,其实最早的砚都是文人砚,由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材、打磨、制作的。
第一方宣砚源自东晋的道学家葛洪。葛洪一生遍历天下,曾经数度到过旌德。旌德时属宣城郡,位于黄山北麓,山川毓秀,环境清幽,是道家修行的绝佳之地。
后来葛洪选择在洪川村筑庐而居,炼丹修行,写书著作。葛洪居旌德十数年,其《抱朴子》的大部分篇章都是在此地写成的。由于炼丹需要,葛洪经常进山采石勘探,一次他发现一种黑色石头,形制如砚,于是带回来精心打磨,以之为砚,磨墨写字,这就是第一方宣砚。葛洪多年炼丹,对石头性态非常熟悉,他发现此石肌理细腻,色泽如漆,滑不拒墨,涩不滞笔,非常适合做砚台,于是经常向身边的人推广。
当地很多文人争相效仿,由此,宣砚得以传播,渐至闻名,也成为文人砚的早期代表。
早期宣砚和其他砚种一样,以实用功能为主,形制较简单。
到唐代初期由于文化的繁盛,砚的需求量增加,出现了很多专业制砚的工匠,为了适应文人雅士的审美需要,制砚开始注重砚的观赏性。砚的种类有所增加,砚的形制也有了很多变化,形状上不再单一,应用范围也更广泛,成为宣砚的一个高峰期。
诗人李白在其《草书歌行》里曾写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书法家怀素酒后草书,意兴豪发的场景。
据考证《草书歌行》是在乾元二年(759年)秋游零陵时所作,诗中传达给我们两个重要信息:其一,怀素当时用的是宣砚,李白的朋友圈也都是社会名流,可见早在1200多年前,宣砚已通过市场流通进入湖南,并被上流社会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其二,宣砚的特点“墨色光”,点明了宣砚易于“发墨”,墨色光润的特点,因为宣砚好用,以致怀素“须臾扫尽数千张”。这是关于宣砚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盛唐之后,虽然宋代、明代有谱记著录,但是没有十分明晰的叙述,只是在一些诗文中偶露峥嵘,使得宣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后来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频发,宣砚产量越来越少,以致后来砚矿断采,宣砚渐渐衰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0年7月10日,旌德县白地镇突降暴雨,洪川村龙潭山洪水成灾,罕见的泥石流将山溪里埋藏的砚石冲出了地表,经专家考证这就是失踪隐藏了多年的宣砚石矿。由此,宣砚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回归我们的视野,展现出古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