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小吴组村民丁小保自2011年起种烟,至今已有十余年了。与其谈及种烟,他以三个“不一样”的朴实讲述,真实体现了烟叶产业有效改善乡里乡亲的生活条件,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田不一样了。十几年前,村民每户只有3至5亩田,种点水稻、麦子之类的农作物,生活比较拮据。直至前几年,新龙村把村里田块集中到村,由村里统一发包,随之规模化种植也逐年增大,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逐渐多了。现丁小保就长期流转了416亩田地,其中种植烟叶155亩,且能保持每年烟稻1:1轮作,减少病害,改善土壤墒情,烟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单位面积土地效益得到明显增加,不含补贴价,烟田亩均效益达4458元。
二是路不一样了。起初种烟时,烟农对烟田道路太窄时常感到头痛。有的路农用车进不去,全是靠人力运输,有的即便可通农用车,稍不注意也易发生侧翻,尤其是下雨的时道路坑坑洼洼,满路都是泥水,人车根本不能通行。后来,皖南烟叶公司出资将道路拓宽、铺上了石子,一举解决这一大难题。同时还建了塘坝、配套了沟渠,烟田就近取水,极为方便。
三是人不一样了。因传统农业耕作效益低下,2008年,村里大多青壮年劳力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而老老少少只能留守,收入来源极少。丁小保只是打工大军中的一员,自2010年回到小吴村,次年开始种烟,现在无论是烟田起垄、揭膜、双打、采收、烘烤,还是水稻种植方面,都能让村里的老人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季节短工。虽大多因年龄大不能进厂,但他们力所能及,做到人尽其能,每年每人挣到2、3万元。并且,随着烟叶规模种植,越来越多的像他这样的中青年人回乡,从事烟叶生产。并且,还用无人机施肥等新技术和机械化服务,既增加了收入,又极大地方便了烟农。
在丁小保回到新龙村十几年间,小吴村民组种烟的人从起初的3户发展到13户,面积从200多亩增长到1700余亩。如今,回乡的青年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农机品类多样运用,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烧煤的烤房已成功改成烧生物质的烤房,大伙经常念叨的绿色生产、提质增效正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