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3月20日《百姓热线》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广播中心《百姓热线》 作者: 发表时间:03-20 11:25

上线单位

宣城市生态环境局

上线时间

2023年3月20日

上线嘉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章传跃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吴晓东

安徽省宣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陆孝祥

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负责人:黎华锁

上线主题

“奋进的春天,生态环境保护在行动”

【主持人】关注市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这里是由宣城综合广播FM100.6和宣城交通文艺广播FM106.1并机直播的百姓热线节目。今天是3月20日星期一,为大家安排的是职能部门上线时间,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热线电话:2619388 2619399 ,欢迎大家参与在线互动。

主持人】首先和大家关注一组数据: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6,稳居全省第2,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面达标;全市1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首次实现两个百分百,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市县两级成功创成生态文明“国字号”6个,持续领跑全省生态文明创建工作……2022年,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主持人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年来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章传跃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一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省下达我市的9项约束性指标预计全部完成。宣城市在省对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我局连续两年获省厅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荣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宣城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宣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等称号,人大建议办理、信访、党建、平安建设、政务公开等多项考核均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抓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持续保持全省第2位,顺利完成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气三项考核任务,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面达标。全市1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全省并列第一。13个在用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省前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为全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做出了宣城贡献。

二是全力以赴优环境,服务发展能力有效提升。严格源头管控。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我市水阳江、青弋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项目一律不批。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准确界定“两高”项目范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全市环境要素总量指标,压实各县市区政府减排责任。建立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会商协调推进机制,推进全市环境要素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重大项目依法依规落地。提升环评质效。全年全市共审批环评文件798个,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60.95亿元,环保投资约20.4亿元。开展环评“打捆+承诺制”审批、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创新试点,落实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对52个防疫项目豁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对98个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限40%以内。优化为企服务。深入推进“环企直通车”行动,全年走访企业567家次,解决问题155个。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确定省、市级参评企业344家,指导29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三是标本兼治抓整改,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显著。完成整改问题164个,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重点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南漪湖入湖河口湿地修复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难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顺利完成整改,我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四是持之以恒提能力,监管监测效能不断提高。监测能力显著提升。成立全省首个市级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站。有序推进全市18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和重金属指标自动监测。16个国控考核河段全部安装高清监控,环境质量监测认证项目数位居全省前列。执法力度持续增强。聚焦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源地、化工园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全市执法力量开展精准执法,全年累计排查重点企业1000余家次。深化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4件。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索赔案件办理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周边8个地区签订边界区域环境污染执法联动工作方案,开展联合执法。

五是拉高标杆促创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市旌德县继2017年成为首批全国“两山”基地后,又成功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全省仅有的6个双创地区之一。至此,市县两级成功创成生态文明“国字号”6个,持续领跑全省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主持人现如今老百姓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请问我们宣城的环境卫士如何为民执法,呵护宝贵的绿水青山?

【吴晓东】近年来,我局坚持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温度、强化执法监管、深化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优化执法监管方式。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着力突出对影响环境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精准亮剑。深入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执法人员活跃率100%,位居全省前列。高标准推进“三个全覆盖”,对全市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蓝天卫士”全年监控、无人机航测、领导包保等方式强化秸秆禁烧监管,我市连续三年实现部、省通报“0火点”。二是防范化解环境风险。开展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完成水阳江、青弋江、扬之河等8条重点河流“一河一图一策”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实施水阳江、青弋江(宣城段)和新安江流域(宣城段)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开展区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构建区域环境安全屏障。去年,我局联合泾县人民政府成功开展2022年宣城市暨泾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联动处置应急演练,提高我市应对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的实战水平。三是提升执法队伍能力。全面提升执法人员自身素养,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级培训,依托生态环境执法、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开展监督帮扶、案卷评查、实战化练兵、非现场执法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环境执法铁军队伍。四是构建环境执法合力。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完善“两法”衔接,建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及案件研商机制,规范形成案件移送、执法联动、信息交流、案件督办的联动模式,并逐步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持续营造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五是落实区域联防联控。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与周边8个地区开展边界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我市分别与杭州市、湖州市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绩溪县分别与溧阳市、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搭建联防联控工作平台,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2022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670人次,检查企业5866家次,办理环境违法案件169件。深化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件。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提升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索赔案件办理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

主持人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做好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陆孝祥】近年来,宣城市以“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为主线,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为核心,以支撑、服务生态环境管理为导向,全面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预警能力。

一是健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全面说清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在全市建成覆盖79个地表水、20个环境空气、8个降水、10个降尘监测点位、472个环境噪声、5个电磁辐射、60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组成的覆盖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其中水、气、声环境监测网格数量分别较“十三五”上升36.5%、54.5%和12.7%,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格数和网格覆盖面均居全省前列,为动态掌握宣城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强力支撑。

二是全面加强环境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在全市分别建成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20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9座,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县级城市和水质自动监测重要跨界断面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进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和重金属指标试点监测,为全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强力支撑。

三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分析能力,支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空气、水、土壤、生态、噪声等要素环境质量监测与综合分析,及时编制各类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报告,为治污攻坚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建立城市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机制,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主体责任。创新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构建污染源在线设备量值溯源体系,强化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监测,精准助力生态环保督察和环境执法。

“十三五”期间,宣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1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首次实现双百,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稳居全省第2,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面达标。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化考核近五年均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我市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满意程度达94.14%,创历史新高,这既是对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期望。我们将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工作首位,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六重六轻”版块

主持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的基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有关部署要求,推动干部作风大提升,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

当前,全市上下都在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企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请问市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做好环评审批提速、营商环境提升?

【黎华锁】近年来,我局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各项改革工作要求,释放改革红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从“审批瘦身”、“提速增效”、“指导帮扶”、“数据共享”等多个方面支持、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一是缩小审批范围,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要求,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外,其他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无需办理环评手续;对51个行业的环评管理类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简化,其中约30个行业由报告书简化为报告表,21个行业由报告表简化为登记表。二是压缩审批时限,对于环境影响小的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即来即办;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在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报告书30个工作日、报告表15个工作日)。业主可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平台申报环评文件,全程掌握办理进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推进“环企直通车”行动。组织系统内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结对帮扶百家企业,为结对服务企业开展“集中问诊、入企开方”体检活动,组织“面对面”互动座谈会,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与企业保持沟通,对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等问题进行沟通、帮扶,督促第三方编制机构加快环评报告编制进度,减少编制时间。四是实行监测数据共享,对我市已经完成区域环境评估的产业园区,今后在园区内新上项目,可使用园区区域评估中的环境监测等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将为企业编制环评报告节约半个月左右时间。

今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一改、两为、五做到”改进工作作风大会精神,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继续稳步推动惠企改革举措,为更多小微企业减负,促进项目快速落地,进一步提高我市环评审批效能。

主持人眼下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新的一年我们又有哪些工作目标和安排?

【章传跃】新的一年,宣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城新高地。

总体安排是:全面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围绕“116”工作思路,奋力在全市、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乃至在长三角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中争先进位。第一个“1”就是围绕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一条主线”;第二个“1”坚守生态环境安全“一个底线”;“6”就是全面推进服务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文明创建、防范化解风险、党的建设“六项重点任务”。

希望今年,通过全市环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广大市民营造更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宣城。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