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20230927《百姓热线》水阳镇政府
来源:市广电台广播中心《百姓热线》 作者: 发表时间:12-11 11:39

上线单位

宣州区水阳镇人民政府

上线时间

2023年9月27日

上线人员

水阳镇人大副主席 赵君君

水阳镇 人社所所长 周琴

水阳镇民政所 所长 刘峰林

水阳镇水产站站长 汪祖军

【主持人】聚焦关注的话题,架起沟通的桥梁。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我是主持人雨辰,今天我们安排走进直播间的嘉宾单位是宣州区水阳镇人民政府。今天的话题将围绕水阳镇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民生领域工作开展 及乡村振兴等相关内容和听众展开。

【主持人】首先请水阳人大副主席赵君君和听众朋友们打声招呼。

【赵君君】各位听众朋友、主持人,大家好!很高兴能代表水阳镇人民政府参加此次活动,感谢市政府、市广播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组提供与大家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广大听众朋友长期以来对水阳镇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关注与支持。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听众朋友介绍一下水阳镇的大致情况吗?

【赵君君】水阳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24个村4个社区,户籍人口8.1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幼蟹第一镇”“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级文明镇”。

水阳镇位于宣城市北部,皖苏两省四市交界处,地处南京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区,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芜太公路、322省道穿境而过,绕镇而过的水阳江直达长江,是宣城市伸向长江黄金水道的前哨和重要商埠。特别是芜申运河改造、水阳江疏浚后,水阳江航道可直通苏浙沪,1000吨以下船舶可常年通航。

水阳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拥有耕地面积13.29万亩,天然养殖水面4万亩,享有“鱼米之乡”、“蟹苗之乡”、“河蟹之乡”、“水运之乡”之美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水运节点、皖东南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已成为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拥有“中国幼蟹第一镇”的美誉。全镇水产养殖总面积约13万亩,水产品总量常年保持在2万吨以上,渔业年总产值达7.5亿元。

【主持人】说到水阳,相信大家对于水阳的螃蟹都不陌生了。下面请水阳水产站站长汪祖军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水阳镇的渔业发展情况。

【汪祖军】下面我把水阳镇渔业生产基本情况向听众朋友们作一介绍,2022年,我们镇水产养殖总面积在13万亩左右,全年水产品总量约20300吨,其中成蟹7100吨,幼蟹6200吨,鲜鱼和青虾7000吨,渔业总产值达7.5亿元,水产养殖已成为我镇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第一个方面,幼蟹产业发展情况。2002年,水阳镇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水阳江”牌幼蟹商标,被国家科技部授为“2002-2007国家星火计划名优产品”称号。为体现地方特色,我镇于2022年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注册“金宝圩”区域公共水产商标的申请。2010年以来,我镇先后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幼蟹之乡”和“中国幼蟹第一镇”的称号。2023年8月27日,经中国渔业协会专家组复审,决定继续与我镇共创“中国幼蟹第一镇”品牌。

目前全镇幼蟹培育面积3.5万亩,年平均产量突破10亿只,约占全国幼蟹市场的1/7,生产规模居全国乡镇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幼蟹产地市场,主要销往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和本省河蟹主要养殖区等。

第二个方面,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情况。全镇河蟹生态养殖面积5.5万亩左右,采用人工“种草育螺”,“河蟹、青虾、鳜鱼”为主的生态混养模式,亩产优质商品蟹100公斤,青虾20公斤,鳜鱼等鱼类产量15公斤,亩产值6000元-8000元,亩均效益在3000元-4000元左右。

第三个方面,大水面养殖情况。面积4.0万亩,以鳙鱼(即俗称的胖头鱼)、白鲢、河蟹混养为主的模式,全镇年产优质“胖头鱼”6020吨,销售到全国各地的水产品市场,是“天目湖”牌优质鱼重要生产基地。为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19年,我镇率先全域推广河沟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按照“种草、育螺、稀放、配养”的模式开展水产生态养殖,目前,镇域内水质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生态养殖塘口水草丰盛、水体能见度达1米以上。

第四个方面,新型培育主体发展情况。全镇有水产合作社152家、家庭农场510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标准化规范合作社4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宣城市金水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主持人】有听众微信咨询:我们这边每年夏天都很热,极端高温天气也比较常见,池塘养殖河蟹如何渡过高温期?

【汪祖军】每年的高温季节都是河蟹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减少病害及高温综合症等情况的发生,结合我镇多年来的养殖经验,现就河蟹高温期日常管理技术小结如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下面我把池塘养殖河蟹如何做好高温期管理向听众朋友们作一介绍:

一是要做好水质方面的调控管理。实践表明,水温对河蟹的摄食、脱壳、生长均有一定影响,当水温超过30℃时,河蟹的蜕壳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在高温季节,养殖户应通过逐渐加深水位来降低水温,平均水深尽可能保持在1.0m以上,水质要清新、溶氧要丰富。如果发现水色过浓,河蟹登岸数量较多时,应及时采取冲水、增氧和改良底质等措施,同时减少投饵量。如果塘口出现了蓝藻时不建议养殖户直接使用杀藻剂,可选择微生物制剂(如:光合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坚持每10-15天使用一次。

二是做好水草方面的维护管理。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除了能直接作为河蟹的饵料外,还是河蟹隐蔽、栖息、脱壳的重要场所,并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以及净化水质等功能,在高温季节还能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在水草缺乏的塘口一定要尽可能移植部分水花生、水浮莲、浮萍等,建议夏天应保持不少于70%的水草覆盖面。

特别要提醒广大养殖户的是,夏天伊乐草不好的要及时清理,否则就会因高温出现腐烂,败坏水质,导致塘口缺氧死蟹情况的发生。

三是要做好饵料日常投喂管理。高温季节饵料投喂后未及时吃完容易变质,因此在投喂过程中,既要保证饵料新鲜,还要根据河蟹的吃食、天气以及水质等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应避免投饵过剩败坏水质。本阶段应适当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的投喂,避免长期投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造成营养失衡,从而引起河蟹患病现象的发生。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及时掌握河蟹的吃食、活动及水质变化情况,勤捞上浮的水草和吃剩的饵料残渣等。

四是要加强蟹病预防。坚持“以防为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平时应加强巡视,细心观察,如果发现有河蟹出现死亡及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切不可滥用药,可找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及时清理病蟹并作无害化处理。

【主持人】接下来聊一聊群众比较关心的民生方面的问题,请介绍下水阳镇就业促进和“新徽菜·名徽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琴】今年以来,水阳镇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联合高淳区阳江镇举办端午专场招聘会、顺利开展丰收节招聘会,累计有42家企业参加,提供500多个工作岗位,全镇完成招工用工310人。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优质见习基地。

结合《水阳镇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广泛调查、多方协调、紧盯市场需求,先后组织家政养老、育婴、病患陪护、公共营养师等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技能培训共5期,开展“新徽菜·名徽厨”徽菜师傅技能培训124人次,配合省广电局“天下徽菜”节目组来水阳镇拍摄鸭脚包、鸭翅制作过程及发展历史,将水阳“新徽菜”打造成为代表宣州区美食文化的特色“名片”。

主持人水阳镇如何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呢?

【周琴】为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征缴、认证等高质量发展工作,我镇拓宽宣传渠道,让“广播喇叭响起来、宣传彩页发起来,朋友圈里转起来”,将城乡居保惠民政策宣传至千家万户,激发群众自觉缴费意识,引导群众利用微信、支付宝、皖事通APP实现掌上缴费。同时鼓励参保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23年以来,发放政策宣传单1000余份,制作宣传横幅50多条,现我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24308人,缴费率达93%。截止8月,全镇补缴人员有289人,累计补缴金额为1415.53万元,极大提高了全镇待遇领取水平。

主持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有哪些?

【周琴】按照文件规定,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居民。宣州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工作是2011年顺利开展的,距今才12年,根据待遇领取条件“累计缴费满15年”,申报情况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这种情况应逐年缴费,可以补缴,最高可补缴6000元/年,但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第二种情况就是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主持人】我市推进的十大暖民心行动还有一项就是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目前水阳镇2023年老年助餐服务项目落实情况如何?

【刘峰林】按照区委、区政府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依据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我镇2023年在水阳社区、雁翅社区、吴村村建设3个农村老年助餐点项目;在杨泗社区建设1个农村老年食堂项目。为辖区内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我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23年5月30日,水阳镇首个老年助餐点在雁翅社区正式营业,6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可享受1-4元不等的就餐补贴。助餐点同时对社会人士开放。站点开餐时间为上午8:30,补贴餐次为中餐、晚餐无补贴。水阳社区、吴村村老年助餐点以及杨泗社区老年食堂也于6月中旬陆续营业,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

【主持人】水阳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就政策保障情况如何?

【刘峰林】一是坚持公益定位。加强老年人就餐价格引导,让老年人得实惠。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先重点满足失能、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我镇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纳入补助范围,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餐分别补助1元、2元、3元,每天补助不少于1餐。低保、特困、高龄独居、重度残疾、计划生育失独、重点优抚对象、劳动模范、巾帼英雄等特殊困难、特殊贡献老年人享受优待,按照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餐分别补助2元、3元、4元,每天补助不少于1餐。此外,我镇9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助餐点、老年食堂就餐的,宣城市慈善总会对政策补助之外的差额部分给予全额补助。

二是支持社会参与。扶持各类市场主体运营老年助餐设施、开展送餐服务,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食堂设立老年人爱心餐桌,提供老年人爱心餐具等,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优质的餐品和服务。

三是注重质量提升。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监督管理,保障老年助餐安全可靠。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

【主持人】水阳镇在今年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具体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刘峰林】2023年以来。我镇积极行动,先后在四个村社区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联合多个部门共同行动,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让助餐点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经营。引进宣城禾康智慧养老有限公司在水阳社区、雁翅社区、吴村村及杨泗社区开展助餐服务工作,旨在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饮食问题,为孤寡、高龄及困难老人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助餐服务,构建社区支援服务网络。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利用现有的水阳镇老年食堂(助餐点),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半径,按照“老年食堂+社区助餐点+配餐送餐入户”模式,统筹规划和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保障村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务,同时做好就餐服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

二是积极引入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搭建“社工+志愿者 ”服务队伍,为特殊困难老人开展支援配餐送餐入户服务。鼓励社区助餐点与配送企业合作,发挥爱心企业敬老孝亲的社会责任。目前已为我镇45位9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三是配置统一价格的套餐服务,每餐按照“一荤三素、一荤两素、一主食一汤 ”的标准配置餐品,标准套餐价格为10元或6元。餐品制作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助餐服务对象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四是每天制定食谱,周一到周日提供中餐服务,主体用户为80周岁以上90周岁以下老年人群体,老年食堂(助餐点)真正解决了他们的日常吃饭问题。2023年6月-8月,累计就餐人数达4778人,每天平均就餐人数80人次。另外,运营公司还通过对接共建单位、非公企业、爱心人士等资源,不定期举办爱心免费餐,先后开展了水阳社区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杨泗社区义诊活动、雁翅社区手势舞活动、吴村村丰收节活动等多场活动,丰富老年人群体的精神生活。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微信、视频号等各种媒体公开老人食堂(助餐点)的分布地点和“助餐图 ”,同时借助居家服务、上门探访、志愿服务等契机宣传推广助餐配餐服务,深入社区、入户走访开展宣传,确保政策宣传到每个社区、每家每户、每个老年人,提高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老年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镇水阳社区、雁翅社区、吴村村3个农村老年助餐点及杨泗社区1个农村老年食堂营业至今,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当问到就餐的老人时,老人这样回答到:“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好政策。让我们老年人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当然,助餐服务还在继续,我们将以构建全覆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切入点,为更多高龄、空巢、失能和半失能等老年群体提供助餐服务。

【主持人】水阳镇是如何全力抓好民政民生保障的,尤其是困难群体?

【刘峰林】一是深入开展救助帮扶工作,今年以来临时救助33人,救助金额共计105181元。二是推进各类保障“应保尽保”。对低保、特困等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每月召开联审联批会议,同时对目前已享受的所有低保对象开展年审复核工作,确保做到“应享尽享、应退尽退”,截止9月底,水阳镇共提交低保申请106户、123人,审批通过54户、63人;城乡低保对象动态退出81户、84人;现有城市低保159户,181人;农村低保1438户,1741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新增20人、退出18人,现农村特困供养对象476人;三是在今年开展的“情暖新春、共护未来”活动中对全镇3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慰问,发放礼包23份,发放农村孤儿助养一帮一资金2400元(600元/人)。发放冬季温暖包10份,对3名年满18周岁在校念书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500元/人)及2名孤儿(10000元/人)进行助学帮扶,并要求儿童主任每月采用上门探访或电话沟通的方式了解情况,每季度进行上门走访评估等。

【主持人】大眼幼体下塘前养殖户应该做好哪些事?

汪祖军】水阳镇幼蟹养殖面积近4万亩,年产优质幼蟹近10亿只,幼蟹年产值约2.8亿元,是我镇农业主导产业。实践表明,大眼幼体下塘前准备工作开展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当年幼蟹的养殖产量和效益。下面我就大眼幼体下塘前养殖户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向广大的听众朋友作一介绍:

一是适时栽种水花生。一般选择在幼蟹出售完,塘口经清塘消毒,池水排干后及时进行。水花生可根据塘口情况沿四周及平板处分条状进行栽种,水花生长出后会显得很整齐,便于后期管理。

二是正确预防青苔。近年来,部分塘口在大眼幼体下塘后出现大批量的青苔,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影响投喂。建议选择在大眼幼体下塘前进行晒塘15天以上,塘口进水后及时肥水培藻,这样塘口都不会生青苔。

三是按时过水洗塘。大眼幼体下塘前5-7天,建议养殖户将塘口水位加满,并浸泡24-48小时后放水,将塘口里的植物残渣清洁干净,便于养殖户今后管理,这个过程俗称“过塘”、“洗塘”。

四是及时进行水体解毒。建议养殖户塘口经“过塘”后,在大眼幼体下塘前3-4天,将中间平板处加水至10厘米左右,全塘使用一次水体解毒剂对塘口彻底解毒一次。

五是适量肥水、培育开口饵料。为提高大眼幼体下塘后成活率,确保解决其下塘后的开口饵料问题,建议养殖户在大眼幼体下塘前2-3天左右,适量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和生物肥水产品培育浮游生物做天然开口饵料供仔蟹摄食。

【主持人结束语】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