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20231030《百姓热线》宣城市公管局
来源:市广电台广播中心《百姓热线》 作者: 发表时间:12-11 15:33

上线单位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上线时间

2023年10月30日

上线人员

市公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刚明

市交易中心副主任 甘  涓

市公管局法规监督科科长 钱崇云

 市公管局综合业务科科长 邓国林

【主持人】关注市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这里是由宣城综合广播FM100.6和宣城交通文艺广播FM106.1并机直播的百姓热线节目,我是祥子。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公管局)

【主持人】今年以来,市公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部署和要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工作,围绕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动平台系统数字化转型、推进一体化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持续发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主持人】请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公管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陈刚明】公共资源交易是一项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为2019年机构改革重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市公管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拟订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政策、规则和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与矿业权出让、农村集体产权以及其他列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目前,我局负责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等交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政府采购由市财政部门负责监管。2020年,我市在全省首批获得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近年来,市公管局立足部门职能,不断完善监管举措,优化平台服务,加强招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等四方交易主体管理,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2022年度,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全省第二。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考核中,我市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三。

【主持人】听了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招投标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交易活动的规范监管对维护公平竞争的交易市场环境,维护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刚才,我们也了解到公管局在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请问具体是哪些工作?

【邓国林】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新春第一会”精神,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举措》等文件要求,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各环节,出台《进一步优化提升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十条工作举措》,着力在政策惠企、交易惠企、执法惠企等工作中,凸显“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效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常态化开展招标文件“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县市区交叉互查,排查和清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设置的各类市场壁垒,发现问题限期整改。1-9月,全市抽查招标文件350余件,发放监督意见书6件。畅通异议、投诉渠道,设立“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专栏”,对征集的问题和建议“当日受理、当日交办、次日反馈、限期办结”。全面推行招投标异议、投诉线上办理。1-9月,全市收集各类线索、异议218件,办结率100%。三是降低保证金缴纳成本,推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质量、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市本级100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持续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压力。1-9月,开具投标保函54627笔,释放企业资金117.12亿元,服务市场主体47175家,免收投标保证金13.69亿元。实行全流程不见面交易,从下载招标文件到合同签订等10余个交易环节全程不见面办理,交易“零跑腿”,企业投标成本大幅降低,更加便利。推出中标贷金融服务,建立“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帮助中标企业及上下游分包企业获取“中标贷”金融服务。1-9月,全市投放各类中标贷款3.88亿元,缓解了128户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主持人】请问市公管局是如何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监管的?

【钱崇云】根据职责,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环节,我局在监管上紧抓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保障交易活动公平公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加强对开评标活动现场的监管。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在开评标活动中的履职行为进行记录,重点关注招标代理是否规范开标、评标专家是否依据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进行评标等,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制止或依法依规处理。二是组织重大项目中标约谈,强化中标企业履约承诺。严格落实《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组织招标人及其代理机构对中标价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进行约谈,提醒中标企业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承诺及合同条款依法依规履约。三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中标企业诚信履约。每季度开展标后履约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合同签订、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等,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企业予以处理,要求招标人加强标后管理,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保障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四是开展重点项目广域网考勤,提高标后监管效能。根据住建、水利、交通等行业管理规范,在全省率先推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广域网考勤,利用实时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的监管力度,实现了标后监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可统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有效打击了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乱象。五是强化信用管理,深化“两场联动”成效。市公管局对标后履约专项检查及广域网考勤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并鼓励招标人将评价结果运用到招投标活动环节。通过信用管理,不断深化招投标市场与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成效。1-9月,全市共对608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标后履约检查,对履约不到位的105家企业进行不良行为记分。

【主持人】众所周知,评标专家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如何防范评标专家与投标人串通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

【钱崇云】我局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评标新模式,提出“席位制分散评标”,该模式做到“评标场所随机、评标机位随机、评委随机”,一是项目评委抽取区域在全市范围内随机选定,评标机位根据全市机位空余情况随机分配。二是被抽取的评委在其所在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近评标。三是评委到达分配的评标机位进行身份验证后才知道所参评项目,席位制分散评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委被投标人“围猎”、评标专家信息泄露风险。四是评标过程全程留痕,可追溯、可查看,评标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五是畅通异议、投诉渠道,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公布接收异议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推行异议、投诉线上办理,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我市交易服务工作连续三年省级考核位列全省前三,请问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有哪些亮点工作?

【甘  涓】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部门,我们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将市场主体满意度摆在第一位,努力做到“靠前一步”服务,办事“便利一分”首先,注重建章立制。中心每年都对《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办事指南》《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细则》《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托管收退管理规定》等服务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健全制度保障服务质效。其次,提供特色服务。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应急项目等提供优先办理、容缺受理、靠前服务、限时办结等服务,保障项目交易高效推进。建立“好差评”服务评价机制印发“好差评”工作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可对我们提供的各类交易服务做出评价,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也开通了“意见征集专栏”。同时我们还不定期的组织招标人、监督人、投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代表等各方主体座谈交流,走访市场主体,了解他们的意愿,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建立工作台账,安排专人落实,定期督办、形成工作闭环,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见成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三是升级交易场所。打造集窗口服务区、自助操作区、数字化展厅、候标休息区于一体的开标大厅,增设3间标准化不见面开标室、3间隔夜评标室和1间见证监督室,场所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交易保障能力提档升级。

【主持人】市公管局今年正在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能否介绍一下我们目前是怎么开展的,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突破?

【甘  涓】根据省公管办部署要求,我市提请申报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字化转型试点,致力于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实现智能交易、精准服务、高效监管,形成了以“宣易通办”为品牌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体系,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按照“数据和业务事项最小颗粒度”原则,我们梳理了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产生的数据资源,编制发布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结构化数据规范。同时,根据编制的结构化数据规范,我们完善了电子交易系统功能,提升了数据结构化水平,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全过程各类数据“最多录一次”。“最多录一次”的交易系统包含结构化数据字段627项,为代理机构减少录入字段390项,工作效率提高60%以上。推进招标文件编制工具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项目进场交易整体运行周期,据统计,招标代理从项目登记到招标公告发布,最短仅用时30分钟,相较之前效率提高了90%。对接4家市场化投标工具软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用市场化服务服务补充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提升公共服务质效,优化公共服务结构。

【主持人】请问我市交易平台在政府采购工作中有哪些惠企便企的具体做法?

【甘  涓】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降低交易显性与隐性成本入手,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惠企政策,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切实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一是拓展系统功能,“不见面”交易全覆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交易系统提质升级,已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从采购意向公开、项目进场登记、招标文件编制到项目开、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档案归档等全部采购环节,均实现网上办理、不见面开评标。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徽采云”系统全面对接。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方便各方主体参加政府采购项目,减少人为因素干预、提升采购质量。二是落实采购优惠政策,提升交易服务品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理念,采取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上门服务等措施,针对重大民生项目,采取不分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全天候”延时服务,确保全过程服务不间断、不打烊。全面落实营商环境相关要求,确保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公示)规范发布,充分保障采购供应商的知情权;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交易成本;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残疾人企业、监狱型企业、节能环保产品等政府采购优惠政策抓在细处、落到实处,真正让市场主体享受优惠、降本减负、持续发展。

【主持人】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简称16号令)等文件。如果一个国有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有施工图审查、造价咨询、第三方检测等在16号令中没有明确列举的服务,且这些服务的费用超过一百万元。那请问下,这些服务项目,业主单位是否必须要招标?

【邓国林】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和<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0]770号)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依据的,对16号令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没有明确列举规定的服务事项(勘察、设计、监理服务),不得强制要求招标。施工图审查、造价咨询、第三方检测等服务不在列举规定之列,不属于必须招标的项目,因此,可以不招标。但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主持人】目前,全市有很多国有企业的项目在组织招投标工作,那么,国有企业下属参股子公司能否作为投标人公平参与国有企业组织的招投标工作?

【邓国林】《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本条没有一概禁止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参与投标,构成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需要同时满足“存在利害关系”和“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两个条件。因此,即使投标人与招标人存在某种“利害关系”,如为“母子”公司,但如果招投标活动依法进行、程序规范,该“利害关系”并不影响其公正性的,就可以参加投标。

【主持人】评标专家是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你们是如何进行对评标专家的管理?

【钱崇云】我局对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入库资格审核。根据 《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规定,对有意愿申请加入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的申请人每年6月可通过皖事通APP填写入库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我局在7月份前完成入库申请资料的初审工作,对初审合格的申请人由省发改委组织开展复审工作,确保入库申请人符合专家入选条件,复审结束后,省发改委将组织通过人员参加入库前考试并公示考试合格人员名单。二是开展日常教育培训。一方面,我局不定期通过皖事通APP向评标评审专家推出国家、省、市相关法规政策、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反面典型案例等,帮助评标专家开展自学并警醒评标专家加强廉洁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另一方面,我市每年组织2次评标专家业务培训,基本实现宣城区域评标专家全覆盖,培训主要从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法规、专家日常行为规范、招标文件范本、评标系统操作等方面来提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质效。三是加强评标行为考评。根据《安徽省评标评审专家考评办法》,对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评标评审专家采取“一项目一考评”,对违法考评办法规定情形的行为,我局将约谈相关评标专家,并依据考评办法进行扣分处理,扣分达到一定分值将会暂停其参加一定时期的评标活动,情形特别严重的,将会清退出专家库。1-9月,全市共对81名评标专家不公正履职行为进行约谈教育,对47名评标专家进行记分处理,清退出库2名评标专家。

【主持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根据宣城市委部署安排,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 “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下面请陈局长来谈谈我们公管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成效。

【陈刚明】按照省委持续深化“一改两为”部署要求,着力整治干部中存在的“六重六轻”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我局制定了“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严格做好重点任务安排,把学习提升、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和成果转化同步推进、有机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每月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在全局范围内全覆盖开展交流研讨,切实做到学习教育真提升、交流发言全覆盖、发展共识见行动。今年以来,全局开展集中学习40余次。二是认真自查自纠。对照“六重六轻”突出问题的18种表现形式和“虚、躲、冷、粗、假”等问题,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强化干部管理。全面梳理公共资源交易岗位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防范岗位风险。同时,紧盯重要节点,加强节日监督执纪,聚焦“隐形”四风问题,做到节前提醒、节中监督、节后总结,始终把作风建设贯穿在工作全过程。不定期对节假日值班值守、党员学习情况、干部职工上下班等情况开展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进。四是注重成果转化。立足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和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中标贷”等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通过常态化开展招标文件抽查检查、开评标现场监督、专家“一标一评”、“两场联动”等工作,不断压紧压实四方主体责任,引导各方主体依法依规开展交易活动,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