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米看世界,箸间显变迁。建国60年,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上的变化,杯盘碗盏间折射出人们饮食观念的更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透露出60年间令人惊喜的发展。
奚本金老人拍摄到的20世纪80年代末宣城的一次家庭聚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杂粮、野菜、大锅饭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正是建国初期。受困于物资的匮乏,饮食结构相当单调。主餐也多半是土豆、红薯、玉米、杂豆、南瓜等杂粮,江米条、豌豆黄、地瓜干等基本上也都属于当时的主食类食品,只是把粗粮作了一些加工而己。由于是计划经济,很多东西要集体分配,肉票一年才发那么一点,即使有了肉票,要很早起来到肉摊排队,起码得几个小时才能买到。常常是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买几斤肉。
1958年前后,举国上下“大炼钢铁”,大办“食堂”。一个合作社有几个生产组,就办几个“食堂”,不允许社员私自在家做饭。生产组统一按总人口分粮,精打细算过秤做饭。每到吃饭时可热闹了,全生产组所有人家不论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端着盆、拿着碗去“食堂”打饭。但,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大锅饭”制度,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积极性,最终于1961年上半年停止实施。
60年代初的三年正是闹饥荒的时候,在农村,吃的东西开发得可谓穷尽,绿色植物不吃的几乎没有。有些野菜像苜蓿、扁珠草、泊泊蒿、马山菜、荠荠菜等恐怕大多数人都已经不认识了。除此之外还有地瓜蔓、榆树叶、槐树花、槐树叶等,吃时,加水做成团子上锅煮熟就可以。
20世纪70年代: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
70年代,全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个年代吃什么、买什么都得凭票、凭证,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老百姓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只要能吃饱就行。
那时候,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粮食是按人头发固定的地方粮票,每家每户生活都要精打细算,否则就会闹饥荒。出去买肉,大家都挑肥肉买,为的就是回家能多炒点油改善伙食。那时年口粮根本不够吃,年年到了春上,家里就揭不开锅,只有用土豆、菜掺和着煮稀饭吃,才勉强能撑到新粮下来。
从1954年中国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1955年到1982年共印制了9种年版33枚全国通用粮票,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粮票购买粮食用品,其中还包括食油。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商品供应的充足,粮票、布票等之类票证逐渐失去其原有功能。1993年,中国取消粮票制度,这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粮票的废止,反映了中国从物质短缺时期迈入了物质丰富时期,是经济体制的一次成功转身。至此,粮票淡出人们的视野,转而成为收藏界的抢手货。
20世纪80年代:菜篮子里品种多
进入80年代后,日子逐渐好转。那时农村已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人勤勤恳恳劳作,粮食产量提高了,保吃饱是没什么问题了,但荤菜还是比较少。
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百姓的餐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只要你有钱,到哪儿都能买到想要的食品。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大白菜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
到了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
渐渐地,粗粮食品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鸡、鱼也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一般老百姓家,正餐有荤有素,有的还有一个汤,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1984年2月19日,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北京“义利快餐厅”开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