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宣纸保护(广电报9月3日A08—09版)

宣纸,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9-02 19:49


宣纸的传承历经了众多磨难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歌咏泾县的诗篇,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处处峰峦叠翠,松竹蓊郁,簇拥如锦,而国宝宣纸也正是产于这里。
    史料表明,唐代即有宣纸记载。宋末元初,曹姓人迁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主,逐渐发展成宣纸业中的佼佼者。元明清时期,宣纸制造工艺日趋成熟,所产宣纸为山水写意和泼墨豪放的书法绘画技法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宣纸业的发展空前繁荣,形成处处建棚、家家造纸的局面。
    期间,每逢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宣纸的生产便大受影响,几次濒临技艺失传、传承中断的绝境;而一旦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宣纸生产又奇迹般地再次复兴。最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在泾县一带拉锯作战十余年,纸槽大部分被毁,原料基地荒芜,宣纸生产一度中断。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前,泾县宣纸业又逐步恢复壮大,最鼎盛期年产量近千吨。宣纸已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象征。
    “七七事变”后,日寇扩大侵华战争,国土沦陷,交通阻隔,宣纸销路也因此受到阻碍,生产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日寇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不断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造纸原料,打探制作秘密,甚至绑架杀害工匠,一些有民族自尊心的业主不堪其扰,主动歇业。至当年农历九月底,泾县所有纸槽全部停工,纸工生活没有着落,被迫出走他乡,另谋营生。宣纸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