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青—我们不能忘记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2-29 16:50

   在中国,知识青年是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被迫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1966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央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了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央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得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

   可以说,从中国有上山下乡这件事开始,就有了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1955至1966年,全国有一百多万人上山下乡,这十多年里,已经有了不少知青文学作品。不要小看了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作品,后来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之所以有千百万知识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边疆,豪情满怀地涌向农村、山乡、草原,和受了这些作品的影响有关系。1966至1976年,全国有1700万知青离开故土,掀起了当时称之为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是在这场运动进行的同时,就有了不少应景的、及时的描绘这一运动的作品。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