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开水,一撮绿茶,营造出一方纯静、澄明的世界。在品茗中,沉淀浮华,净化思维;在品茗中,寻求人生的别样趣味。
宣城茶叶,我骄傲天下
作者:曹虹
宣城有很多令人骄傲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地方特产。然而,在我心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我们宣城的茶叶。
我是江北含山县人,1982年1月学校分配到宣城工作。是年新春伊始,第一次喝宣城茶,感觉真是惬意极了。那清香,入口、入鼻,既而入肺、入脑,香气几乎溢遍全身,全然没有我们老家茶叶的那种苦涩味,真如古人所说“三咽不忍漱”也。暑假回老家对故友说,江南茶真是太好太好。其实,我那时喝的只是溪口的茶叶,市场上三块钱一斤,托人去买两块八,用草纸包装的,圆桶式的,用我女儿现在的口头禅:“一般般的。”
真正喝上宣城好茶的是1985年,我到泾县出差,一个学生家长送我一斤“爱民特尖”,告诉我,这种茶叶产于爱民山腰一条约一里长、三四十米宽的狭长地带,终年雾绕,日照不到三四个小时,茶园边有很多兰花,这种茶叶要六七十元一斤。我一听,乖乖,一个月工资还买不到一斤。回来后,泡一杯喝下来,真是无限感慨:一是一口喝下去,满口满鼻沁香;二是喝过后呷呷嘴,甜味袅袅,唇齿留香;三是进了胃里热乎乎的,一种空灵的感觉袭遍全身;四是很耐泡,一杯居然能冲五遍水。这个学生家长一直到1997年去世,几乎每年都要送我一斤。
我来宣城已是二十八年了,这几十年,我还经常喝到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黄花云尖、汀溪兰香、瑞草魁等等,都是好茶,令我叫绝。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多年来,我是饱尝了这种清福了。
这些茶叶,让我拥有了骄傲于天下的资本。
第一回吧,那是1992年送一个老画家回南京。到他家,他说:“我有一筒我们江苏的‘茅山毛峰’,很贵,我泡过一杯,但比你的宣城茶叶差多了。”我接过一看,什么茶叶呀,黑不溜秋的,不见形,不见绿,更不见什么茸毫了,又瘦又细,像一条条小蛔虫,哪有什么雀舌形。一闻,仅一丁儿香味,还掺杂着一丝土味。我伸手倒在他走廊的畚箕里了。这位老画家说:“这倒了还不可惜呀?”我很“泡”地说道:“这种茶叶,我送你一火车皮。宣城人管这种茶叶叫马尿,塌山货。真正的茶叶要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即古人讲的‘石上清香竹里茶’,日照不能超过五六个小时,还有土壤的有机成份等等。好的茶叶只能两片叶子,一叶叫枪,如枪上的刺刀形,叶子未展开;第二片叶子是展开的,如刀形,这叫一刀一枪,超过二片,就不是好茶叶;刀叶下面的梗子只能二三毫米长;枪叶上要有白乎乎的毛茸,如同白霜,这叫茸毫。闻起来,香气直冲脑心,泡出来叶子呈嫩黄色。色、香、味、形是茶叶之四德,缺一不可。”那位老画家说:“你是给我上了一堂茶课啊。”
第二回,1994年在省里参加系统培训。同房间的巢湖老友喜颠颠地说:“你们宣城茶叶好,这次我带了一筒庐江的,很好,你尝尝。”我接过一看,再闻闻,伸手就倒了一半到卫生间的垃圾桶里了,老友大惊:“我500多元一斤的茶叶呀。”我笑而不答,在包里拿出一筒宣城茶,给他泡上一杯,让他先观察杯中的茶叶形状。只见嫩黄色的肥实的芽头迅速在杯中展开,且一片片直挺竖立,数起数落,杯口上雾气一圈一圈地缭绕着,煞是壮观。他看呆了:“我们江北茶泡时都睡着,你这茶叶怎么竖着?而且这水雾也奇怪,一圈一圈的,我们都是散状的。”我说:“别急,等水温低一点,你满满喝一口再说。”我俩抽了一根香烟后,他抿了一大口,好久才咽下去,息了一会神:“乖乖隆的咚,你这是什么茶?神了神了!多少钱一斤?”我说:“160元一斤。”他摇摇头,也伸手把他那个筒子里我未倒完的500多元一斤的茶叶全部扔到卫生间的垃圾桶里了,并无限感慨地说:“从此,喝茶要喝宣城茶。”
第三回,1999年我随全省系统干部到江西考察,第一站是游庐山。我带了一个大玻璃口杯,能泡上半瓶开水。爬了二三个小时山,一杯水早已干干,只剩下十分抢眼的小半杯嫩黄色、条子整齐的茶叶。一景区有卖茶的,二元钱一杯,我小跑上前,递过茶杯:“只买点开水,五毛钱行不行?”卖茶的中年妇女盯着我的杯子:“不卖。”我以为她嫌